登录 注册 下载

隋立波: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734 views

yin hang yuxindai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对国民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银行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步入新一轮“改革元年”。为此,本文试图梳理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的基本状况,判断未来改革发展方向,为商业银行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2013年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家不断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试图减缓经济调整的幅度和周期,然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体制面临结构性问题,国进民退且国企整体效益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国企和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是国民经济实现复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步骤。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大多仍分布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从资本回报率来看,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低于民营企业,尤其是在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垄断行业,国企在拥有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前提下,净资产收益率仍大幅低于民营企业,国企ROE(净资产收益率)由2005年的11%下滑至2015年的5.2%,与民营企业的差异扩大至11.54%,运营效益低下,且持续下降趋势明显,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且由于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垄断性国企基本垄断了行业定价权,导致基础要素价格高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比如,目前除人力成本较低外,电价、油价、天然气等成本普遍高于美国。同时,中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经营上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作用有限、股东缺位、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政企不分问题仍然存在。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有企业仍承担着职工住宅“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及物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承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消防市政等方面的社会职能。社会负担沉重,国有企业冗员问题尚需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对国企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正式开启了本次新一轮的国企改革,2015年9月以来若干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明晰了国企改革的思路,改革的重点方向也逐渐明确,中国国有企业步入“改革元年”,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国企整体上市和进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等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政策密集出台,“1+N”文件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在政策推动下,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一是在所有制领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一方面要实现股权的公私混合,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结构布局,按照行业性质确定国有持股比例,另一方面鼓励管理层和员工普遍持股,促使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成果直接挂钩。二是在资本运营方面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国资委只作为“出资监管人”,而“国资经营者”的角色则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担任。三是在公司治理方面继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赋予经理层更多经营自主权,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分类分层管理制度等。四是推动央企兼并重组,未来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整合速度有望继续加快。经过本轮改革,国有企业在公司内部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实施管理层中长期激励和鼓励员工持股,提高全员工作积极性;通过改革实行市场化的用人与考核机制;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推动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在外部,可通过将公司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经营,注入优质资产或者是实行整体上市来提升企业价值,也可通过专业化分拆,将企业的部分业务进行重组,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总体价值。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其面临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进入国资垄断性行业两个重大历史机遇。如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给予民营企业参股的机会,而不给予民营企业主导国有资本的机制,民营企业很难选择参与长期资本回报远低于民营机制的国有企业经营,将更多的选择以民营机制进入国资垄断性行业。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次性给予民营资本主导经营的机制,将面临员工强烈反对,并存在国资流失和腐败嫌疑,因此一步到位的方案也很难被提出并达成。另外,从垄断行业的改革政策来看,其改革路径已经清晰,在高层主导下,改革更有可能快速推动。因此,国企改革将首先从破除垄断突破,倒逼企业改革。从长期来讲,国企改革将加速国企两极分化,改革成功的优势国企将进一步壮大;另一部分国企随着垄断的破除,无法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将被市场淘汰。在这一过程中,民营资本将逐步发展壮大。

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带来的市场机遇

首先,改革必将会催生各类新的业务需求。在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新设增量还是改革存量,都将引发国企大规模并购重组行为,由此必然产生大量融资需求。比如国企境外投资、跨境并购等频率增加,对商业银行跨境授信、投融资、结算与保证等国际业务的需求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其次,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将会优化信贷结构,改善信贷质量。一批长期亏损、效益低下的“僵尸”国企将被清理退出,大量信贷存量的盘活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优化。此外,调整后的行业龙头企业也将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度集聚下,提升自身信用品质,从而也能间接改善银行的信贷质量。再次,改革将会重新分配优劣客户,培育银行重点客户群。一方面改革成功的国企通过转型发展,经营活力持续提升,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行业破除垄断,优质民营将迎来发展良机。这两类企业都是银行要关注的重点客户群。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探索的鼓励骨干员工持股和对管理层实行中长期激励等措施,也将为商业银行带来一批高端个人客户和公私联动业务。

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带来的主要风险

第一,民资进入国企有可能引发企业经营风险。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目前仍存在诸多障碍,一是国企担心国资流失,不愿将盈利能力强的核心部门对民企开放;二是民企获取国企混改信息渠道不通畅,主要表现在国企忽视或低估企业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评估;三是由于国企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民企在进入国企之后,很容易丧失话语权。这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企参与国企混改的意愿,也增加了民资进入国企后的双方相互扯皮的风险。由此,可能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

第二,可能会产生由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引发的债务风险。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有进有退”,退出的可能存在市场经营风险,继而可能对银行产生信用风险。二是国企大规模股权交易和并购重组行为中,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变化、转移将对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关系清理、不良贷款清收等贷后管理工作带来实质性影响。商业银行还应警惕国有企业在操作环节不规范的掩饰下,以改制为名,借机免息、逃债或废债的风险。

商业银行服务国企改革的相关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应转变重国企轻民企思维,加速布局优势民营企业。伴随着民营企业先天具备的资本属性和机制优势,一些优势民企必将逐步发展壮大。同时,垄断性行业的破除也改变了传统国有企业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面临较大挑战。商业银行应加速布局进入垄断性行业和参与国企改革成功的优势民营企业,锻炼、提升民营企业的风险把控能力,为客户结构调整打好基础。

第二,借助七大行业改革机遇,积极支持进入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确要求在垄断性比较强的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领域必须有实质性突破,对民营企业将会产生极大利好。目前七大行业主体主要被国企垄断,可借助七大行业改革的机遇,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进入七大行业。

第三,可积极介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区域的“主权基金”,通过代理理财等捕捉发展红利,服务于区域发展,经营方式较为灵活,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通过国有资本的资本运作和产权重组优化推动国资布局优化,相当于国资系统的“淡马锡”。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平台公司开展工作仍是以国资委决策为依据,商业银行可利用其灵活性和无风险性积极进入此类平台公司。

第四,可积极介入改革成功的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国有企业,既有国企的正统、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资源支持等优势,又有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市场机制健全的优势,提升了国企经营活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其 对金融服务需求也会增加,商业银行应积极介入此类企业。

第五,商业银行必须关注七大行业内丧失了垄断地位企业的信用风险。有些退出的原本受政府保护的竞争性行业企业,退出后可能因为失去垄断利润而很难抵抗民营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继而对银行产生信用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应予高度关注。此外央企的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银行还应关注一个行业只留一个龙头而导致其他企业被兼并的债务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要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密切关注改革政策路径、时间表对信贷资产的影响,高度重视由企业经营情况变动所引发的债务风险,警惕企业利用重组破产等手段逃避债务的行为。比如在信用业务办理之始做好预防工作;全程参与企业重组工作,及时掌握企业注册资本、股权关系和持股比例变化,重点监控企业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的行为等。

(隋立波为中信银行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行业研究处副处长。本文编辑/王蕾)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