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生态模式是创业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

2208 views

 

文/京西资本总经理、创业公社联合创始人 李婧、创业公社董事长 刘循序

本文在回顾创业服务平台1.0孵化器模式和2.0众创空间模式基础之上,详细解读独特的3.0生态模式,建议在具备创新创业要素资源优势的地区,尝试类硅谷生态模式,打造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待区域范围运营成熟后,复制推广到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创新生态环境,打造“双创”的长期动力机制,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创业最好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这也对作为扶持创业成长壮大的服务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未来创业服务平台行业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引领当下的“双创”潮流?这一答案或许可以从创业服务的源头美国硅谷地区找到。发端于美国硅谷地区的硅谷银行,正形成一种全新的“热带雨林”生态模式:以资本驱动为纽带,实现技术、资本、项目等创新要素开放式循环流动。

本文在回顾创业服务平台1.0孵化器模式和2.0众创空间模式基础之上,详细解读独特的3.0生态模式,建议可在具备创新创业要素资源优势的地区,尝试类硅谷生态模式,打造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待区域范围运营成熟后,复制推广到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创新生态环境,打造“双创”的长期动力机制,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1.0孵化器模式——基于垂直行业的创业服务

创业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硅谷,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美国孵化器联盟(NBIA)对孵化器的定义是一个商业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孵化初创企业,在其最脆弱的启动时期,帮助其生存并成长,提供专业的帮助,将企业引向融资之道,为一些处于危机中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国外孵化器模式的代表是TechStarts和YC。它们的模式最关键的是入孵企业选择环节。YC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孵化器,在每4000份申请中选择仅1%的企业入孵,选择标准基本是以人为核心,并有三个月的孵化机制。经过三个月的孵化,企业都能拿到投资。然后,这些企业在毕业退出机制中形成完善成熟的商业模式,等拿到投资可以在市场上自我生存时必须要搬出孵化器,保持孵化器的流动性,三个月以后再招新人。已经毕业的成功创业者又会回来做孵化器的导师。这是一个循环再发展的模式。

中国大量的孵化器最早都借鉴了美国硅谷的孵化器模式,它们为草根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及交流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种业务形态:

活动聚合型。这类孵化器主要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发布、展示、路演等聚合活动。例如:北京创客空间、车库咖啡、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

培训辅导型。这类孵化器旨在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可以实践的平台。例如:清华x-lab、北大创业孵化营、亚杰会等;

媒体驱动型。这类孵化器主要由面向创业企业的媒体创办,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宣传、信息、投资等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创业服务。例如:36氪、创业家等;

投资驱动型。这类孵化器主要针对初创企业最急需解决的资金问题,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聚集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依托其平台吸引汇集优质的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例如:创新工场、天使汇等。

 

2.0众创空间模式——基于综合服务的平台模式

“众创空间”是科技部在调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孵化器基地等创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总结各地为创业者服务的经验之后提炼出的新词。那么,究竟何谓“众创空间”? 根据2015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定义,众创空间是指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根据我国众创空间的具体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地产思维型。这类众创空间是由地产商开发的联合办公空间。例如SOHO 3Q、优客工场(UrWork)等;产业链服务型。这类众创空间主要以产业链服务为主,包括产品打磨、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成立基金进行合投等。例如,创客总部;综合创业服务平台型。这类众创空间主要提供综合型的创业服务体系和平台,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例如,创业公社。

众创空间与孵化器的显著区别是:众创空间是一个能够自运营、市场化的生态,是社群化的组织。其中,开放与低成本、协同与互助、融合、便利化和全要素是其五个显著特点;而孵化器更多的是侧重于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初创期所需的物理空间和特色服务。最初阶段,众创空间最为紧迫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挖掘创业者,打造明星创业者。只有吸引到优质的创业者,才会带来投资者、企业家等资源。其次,众创空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这些群体连接到平台,打造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形成不同产业孵化的平台。

3.0硅谷生态模式——基于资本驱动的循环模式

目前创业服务行业正加速向以众创空间平台为载体、以体系化、多元化的投资基金为资本驱动力,来实现资源链接和开放循环的3.0硅谷生态模式发展,这一生态模式强调创业要在一个自生长环境中实现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之间的循环。它打破了以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物理空间的局限,将创新的内部、外部要素资源有效地链接和循环流动起来,实现了开放式整合。

生态模式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其中《硅谷生态圈》一书曾系统性地论述了硅谷“雨林模式”的创业生态模式。硅谷“雨林模式”是由资产“硬件”和文化“软件”交互式融合,实现创业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资产“硬件”,表现为一种专业性的人才集聚互动,运用资本驱动创业创新的能力。文化“软件”,表现为一种对资产“硬件”的运营能力,力求实现创业文化的多元化共生、增进创业社区之间的互信、以及社区成员之间交往的规则。例如,欺骗投资人的信任惩罚机制。

 

3.0生态模式经典案例——硅谷银行模式

硅谷银行于1983年成立于美国,上市之后叫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总资产达到447亿美元,并通过位于美国的27家办事处,3家国际分公司以及在亚洲、欧洲、印度和以色列的广泛商业关系网,服务了全球3万多家创新企业、超过1000家风险投资机构,在美国是“科技银行”、“创业银行”的代名词。

硅谷银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在扶持创新创业领域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生态模式:

独特的经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银行支行,没有一个柜台,不向个人吸收公众存款。所有的资金均来自于硅谷内的风险投资家、投资机构的存款以及创业企业获得的风投资金存入硅谷银行的存款;硅谷银行为创新企业提供贷款,主要看风险投资机构是否已经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投资以及它们对这些企业的看法及支持的力度,这些创新企业主要聚焦在前沿科技行业。

独特的创新要素循环流动模式:硅谷银行以资本驱动整个硅谷生态圈中要素流动,包括项目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资金要素循环:

项目要素循环:硅谷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相互协作,及时共享项目信息,互相推荐优质的项目资源,从而实现项目要素循环流动。截至目前,硅谷银行在其聚焦的信息科技、生命科学、清洁能源、新材料等四大高科技行业领域积累了大约30000多家企业客户,并且还投资了大约30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

技术要素循环:硅谷银行长期聚焦在信息科技、生命科学、清洁能源、新材料等四大高科技领域,围绕这些行业及其领域建立专门的行业分析与估值分析团队。当创新企业面临行业技术咨询、科研人员需求时,硅谷银行及时提供技术前沿咨询。同时,当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前沿科技投资时,硅谷银行为其提供相关技术领域前沿信息,这样高效地促进技术要素循环流动。

资金要素循环:硅谷银行除了向创新企业提供贷款外,还会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投资和提供贷款,风险投资机构再将这些资金投向创新企业,而创新企业在获得这些投资资金之后,又会将这些投资资金存入硅谷银行,进行资金托管。硅谷银行再运用好资金池对优质企业进行风险贷款或投资的资金配置,这样实现了资金要素的循环流动。

 3.0生态模式的尝试性创新:构建区域类硅谷生态模式

中国当前创业服务生态模式具体实践中,未来可以尝试在北京、深圳等具备创新创业资源优势地区,尝试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服务的生态模式:借鉴和引入硅谷银行的生态模式,通过“金融创新+项目资源+平台运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圈,待区域创新生态模式运作成功后,将其复制推广至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创新生态环境。

第一,树立金融合伙人的创新价值理念,进行金融业务模式创新。转变对资本作用的传统认识,资本不等于资金。生态服务模式中的投资人不仅仅追求资金回报,更立足做创新创业企业的金融合伙人,以多元化的金融工具组合去满足创业企业成长阶段中不同的资金需求,将投后管理转变为投后服务去支持创新企业成长。比如,运用多元组合投资方式运营,采用投贷联动形式,更加高频地服务,覆盖更多的“双创”企业。通过这种投资模式上的创新,充分发挥资本纽带作用,聚集全球项目资源,形成项目池,通过项目池汇聚投资机构、中介结构、咨询机构,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项目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循环流动,营造创新企业的自生长生态环境。

第二,坚持项目资源的“行业聚焦法则”,形成优质项目储备池。将投资和孵化的目标聚焦在不超过4个行业,且每个细分行业领域要延展到整个产业链,后期再拓展到其他产业。由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真正聚焦深耕行业才能产生聚合效应,才能使得行业中的创新要素在聚合中碰撞出火花。比如:硅谷银行的行业聚焦模式就能够聚合细分行业中领先科技创新企业,风险投资、科研院所,也包括大型集团客户加入到其生态圈中,能够发掘和培育出更多优质项目资源。

第三,加强平台运营能力的建设,促进创新生态文化构建。立足以人为纽带,举办各种连接人与人的活动,促进生态文化的构建。既可以举办一年一次的全球创新论坛活动,吸引最前沿的创新企业、投资人、科学家,发挥顶尖资源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又可以举办日常高频次小型活动,例如,交流沙龙、共同拓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消除信任成本,增加创业者企业家之间的信任程度,发挥聚焦资源联动效应。例如,京西资本和创业公社发起成立的新三板企业家俱乐部,已经吸引并筛选了几十位新三板的企业家、几十位投资机构的投资总监和行业专家、媒体人士,在俱乐部的平台上不仅促成了投资、更促成了多样化的商业合作;同时创业公社在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设置了企业家创业展台,用来展示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和创新产品,也协助其拓展市场、推广品牌。未来,还将开展与顶尖咨询机构合作,面向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提供商业咨询服务、促进商业资源的交互。

这种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以资本为驱动力的创新要素开放循环的生态服务模式,将有力地刺激类硅谷“雨林模式”创新生态系统在北京地区的建立,待区域试运行成熟成功后,将其复制推广至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双创”的长期动力机制,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本文编辑/彭晓云)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