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 本文编辑/丁开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在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贸易格局变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人民币通过这轮IMF的审查并顺利加入SDR有重要意义。
2009年,中国开启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迈上国际化道路。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人民币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第二大融资货币、外汇交易第五大支付货币。2015年IMF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热点,人民币加入SDR是对中国政府前期准备的认可,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改革
2008年,由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国际经济过度依赖美元、美元流动性过剩、IMF治理不科学是造成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痛定思痛,各国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是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以及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治理中的话语权。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特别撰文指出,由于美元仍然无法摆脱特里芬难题,应该提高超主权国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SDR是1969年IMF为了解决美元日益严重的特里芬难题而发行的超主权国家货币。作为一种新增的国际储备货币,SDR仅在各成员国官方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使用。SDR的特点是由一篮子货币构成,各货币按照其在全球出口和金融市场的份额来确定权重。SDR创设时包含16种货币,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发达国家的货币。由于欧共体国家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实现固定汇率制度,绑定共同货币欧元的前身埃居(ECU)。为了适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1980年IMF将SDR的篮子货币减少到5种,即美元、联邦德国马克、英镑、法国法郎、日元,此后每五年进行一次SDR定值检查(SDR valuation review),对SDR篮子货币及其权重进行必要的调整。1999年欧元诞生后,IMF于2000年将SDR货币篮子中的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合并,替换为欧元。目前SDR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组成。
在人民币加入SDR前,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经济的一半,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然而,SDR的货币篮子中却一直没有发展中国家货币的身影。尤其是,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也没有被批准纳入SDR,这就使得SDR的代表性和公正性受到严重质疑,大大挫伤了发展中国家使用SDR的积极性。
此次人民币加入改变了这一现状,IMF将人民币纳入SDR,在官方层面认可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就可以切实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改革,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运行增加保险系数。
对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认可
从理论上讲,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例如,雄厚的经济实力,较高的国际贸易份额,资本账户可兑换,灵活的汇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等等。尽管目前人民币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可兑换,人民币汇率机制灵活性不够大,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宽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民币尚未满足作为储备货币的全部条件,但是,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已经是一个倍受欢迎的储备货币了。智利、尼日利亚、南非、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已经持有少量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了,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借此获得该国经济活动中所需的人民币流动性。
根据 IMF规则,判断一种货币能否加入SDR货币篮子,关键有两个指标:该国的出口贸易份额,货币可自由使用程度。在2010年IMF进行的SDR定值检查中,尽管当时中国出口排名第二,经济实力名列第三,人民币仍然被认定为“没有事实上在国际交易支付中被广泛使用”而失去了加入SDR的机会。为了争取通过IMF的本轮SDR定值审查,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提高人民币的“自由使用”程度。例如,2015年6月,放宽外国央行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允许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中港基金互认机制;2015年8月11日,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更大程度上参考前一日收盘价,大大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2015年9月29日,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2015年10月8日,央行正式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标准),使得中国的统计数据更加透明、可靠,而且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同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运行,提供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交易中心的24小时清算服务;2015年10月20日,首次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增加新的投资产品和渠道;同日,成立中国银行伦敦交易中心,北京、伦敦、新加坡三地同步发布中国银行人民币债券交易指数;2015年10月24日,央行放开人民币基准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2015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研究在上海自贸区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I2试点),允许个人进行境外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金融类投资。
从技术层面看,人民币要加入SDR,还应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例如,SDR估值需要明确各篮子货币的汇率,SDR的资产价值需要明确各篮子货币的利率。换言之,中国必须提供市场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基准利率,人民币才能发挥SDR篮子货币的作用。为此,2015年8月11日,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产生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人民币汇率。中国财政部也将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发行三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使其成为中国短期利率的基准,这就从技术层面满足了SDR对人民币的具体要求。
鉴于中国政府做出的上述实实在在的努力,鉴于中国经济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大幅上升,IMF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这不仅是对中国政府做出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的认可。
人民币加入SDR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大功告成,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获得IMF各成员国的官方认同,不仅可以打消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种种意见分歧,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获得人民币使用的规模效应,还可以改变市场对人民币的风险预期和定价机制,降低人民币的交易成本,形成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性循环,为最终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人民币加入SDR,为中国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企业在贸易计价结算和投资货币选择方面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有利于企业降低汇率风险。通过人民币对外投资,中国可以获得优化配置国际资源的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产能合作。此外,国际社会更多地接受、持有人民币,必然会强化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力。通过建立并完善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和结算的市场机制,可以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市场份额,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投资兴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经济新区,需要大规模、长期的资金支持。人民币加入SDR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将中国居民的高储蓄引导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储备货币都有离岸市场,沿线国家可在关键城市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当地习惯的金融方式,提供贷款、债券、股权、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更为顺畅地实现资金流通目标,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早日取得实效,造福中国和沿线国家人民。
再次,中国将面临货币环境的重大变化,需要创新货币政策和货币管理方式。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中国将加入国际流动性供给的行列,中国央行需要与美联储、欧央行等主要货币发行主体一道,确保国际流动性的充裕,确保SDR的价值值得信赖。换言之,中国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人民币不仅是中国的货币,还是一种服务于全球各国的公共物品,中国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除了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外,还需要将人民币的货币数量、利率波动的外部溢出效应纳入考虑范畴。这就要求中国深入研究国际货币关系,及时把握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更多地运用价格手段和市场机制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最后,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需要全面建设宏观审慎管理机制。随着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大幅取消个人跨境投资、证券交易、衍生品交易的限制,人民币的跨境金融交易必然出现井喷,国际投机资本甚至有可能将人民币做为炒作对象,从而加剧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受到热钱冲击的风险。因此,中国在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有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
总之,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大,更需要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无论何时,对非理性的资本流动政府决不能放任自流或撒手不管,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遏制那些有害的热钱流动。只有在不发生金融危机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压舱石”,人民币才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与美元、欧元并驾齐驱,成为与中国的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