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华金融评论》丁开艳
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步伐加快增加汇率双向波动可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对汇率避险工具需求,并进一步倒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汇率避险产品。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8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3987元,跌0.2%。而在此前的8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64,较上一个交易日升值51个基点,六个交易日已累计升值146个基点,幅度达0.23%。这意味着,自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后三个交易日连续贬值2848个基点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渐企稳,且开始呈现双向波动趋势。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曾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供求已起到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是完全正常。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汇率形成机制是反映供求关系的机制,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肯定是波动性、弹性。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未来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民生财富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也判断,人民币汇率还是倾向于双向波动,略有贬值,但单边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对汇率波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分析人士指出,汇率变化引起的月度间损益波动随之增加,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对金融机构开发更多汇率避险产品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客户对外币需求的增大,开发更多的汇率避险产品已经变得十分必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就公开表示,相对于汇率的短期贬值,调整后汇率弹性的增强和双向波动的常态化,针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汇率避险产品,建议企业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更多采用汇率避险工具,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不断增强应对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面对汇率波动,当前市场上用于避险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结售汇和期权,商业银行和企业都可以通过期权来规避汇率风险。
分析人士也指出,商业银行一是要调整资产负债表,贷款业务向人民币贬值利好较大的出口型企业和具备进口替代的行业倾斜,与“一带一路”战略有关的行业也因此获益,可加大支持力度。二是汇率波动下,商业银行因汇率波动引发的损益变化需要关注,在汇率波动较大时,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结算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商业银行需更加重视风险管理。
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关键是用好工具规避风险。在企业内部避险机制建设方面,随着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趋势渐强,要求企业更加关注与汇率波动相关的各国央行的干预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各国政治因素、投机因素以及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石油市场等其他市场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市场汇率联动。以近期黄金市场为例,全球股市大跌寻避险的背景下,有分析认为黄金受宠后市涨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