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宏观经济变化、货币政策操作模式转型、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监管改革、互联网金融发展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将深刻改变并最终重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配置格局和管理模式。
未来几年,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将对银行业资产负债配置和管理产生影响,商业银行需要转换思路,推动资产负债配置和管理的转变。本文尝试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情况,深入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配置与管理的影响,并对未来一个时期银行资产负债配置和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导致银行信贷增速回落,存款结构变化
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再平衡阶段。鉴于改革推进和结构调整需要相对平稳运行的外部环境,而政策运用又有较大的空间,预计未来三年GDP增速在7%左右,名义GDP增速下降到9.5%左右。信贷总量、社会融资规模和GDP总量三者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贷款余额与名义GDP总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社会融资规模与名义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5。
据此,可测算出2015-2017年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贷增速从当前14%逐步下降至2017年的10%左右,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从2013年的17.3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3万亿元左右,平均年化增速在8%左右。随着信贷规模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下降,预计未来银行业整体资产规模增速也会相应降低到10%-12%。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居民、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储蓄水平都受到影响,未来三年银行业负债结构也将出现变化。
一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居民储蓄率降低,将影响银行负债结构。劳动适龄人口与储蓄率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8。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74.5%,之后迅速下降到2013年的72.8%;国内总储蓄率也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51.81%,之后下降至2013年的50.2%。中国总储蓄率大幅高于全世界25%的均值,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占比42.7%也是非常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消费习惯的改变,储蓄率将显著降低,带来金融企业储蓄存款类负债比重降低。
未来三年,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占比可能会因储蓄率下降而降低2-3个百分点,对银行负债业务带来深远影响。
二是经济增速放缓及增长模式转变带来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存款增长放缓。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型社会向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存款增长;企业扩大生产及投资的意愿减弱,融资增量减少进而影响企业存款增长。今后几年企业存款增长的放缓将对银行负债端带来负面影响,存款竞争形势将越发激烈。
三是财税体制改革及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新《预算法》要求执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政府全部资金上缴国库,在商业银行的存款面临结构性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土地出让金减少,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已经从2012年的29.17%下降至2014年前8个月的8.3%,直接影响政府相关存款增量。
货币政策变化将抑制银行规模扩张增加从央行获取流动性的成本
未来三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面临内需不足、新的增长引擎难以迅速形成,同时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去杠杆压力较大,加之政府对经济增速下降的容忍度有所提高,预计货币政策维持偏宽松的总体格局。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存在小幅调整的可能,但高频率、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过去以外汇占款被动投放为主渠道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将逐渐转为“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的流动性调节机制。新的利率调控体系也将逐步构建,“短期利率锚+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可能是主要特征。货币政策调整和操作模式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生多方面影响。
一是稳健货币政策下银行资产负债规模难以快速扩张。未来三年,在宏观调控坚持不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货币政策稳健的背景下,预计央行每年M2的增长目标保持在12%-13%或更低。在此情况下,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受到限制。
二是政策偏宽松和利率走廊机制有利于货币市场平稳,有利于银行开展短期流动性调节。在利率走廊机制下,由于短期利率被设定在利率走廊之间,这意味着利率波动会下降,利率在短期内大幅飙升的“钱荒”事件不大可能再次发生。这为银行调节流动性短期余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主动负债,市场利率的稳中下行,也有利于债券市场行情,有利于银行发展交易型业务。
三是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变化改变了市场流动性分配方式,增加了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流动性的成本和难度。商业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向央行售汇来增加人民币超额储备,其成本仅是汇兑成本,且十分稳定。若以再贷款、SLF、MLF、PSL等方式从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成本无疑将有所抬高,并可能经常波动,且需要充足的、符合要求的抵押资产。
资本市场发展将带来明显的资产负债结构重构
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重点在于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特别是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其中,多渠道股权融资、规范化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形式将有效提高资金配置能力和效率,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预计2015-2017年,股票融资占社融比例将明显提升至3.5%、4.2%和5.0%的水平,规模将达到6900亿元和9000亿元和11700亿元。债权市场方面,债券类别与形式、市场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健全和标准化将明显拓展债务融资的应用范围,各类大额可转让存单、地方政府债、房贷支持证券等产品也将较快推出。新增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将达到6.5万亿元,与信贷规模的比例将从2013年的17.5%提高至2017年年末24.6%的水平。
资产重构过程是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第一,银行表内资产增长趋缓,在社会金融资产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资本补充压力将有所降低;而表外资产相对比重上升,泛资产管理业务进入黄金发展期。第二,银行资产规模中贷款占比将相对下降,债券投资类资产占比相对提升,未来三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发展将明显快于信贷。第三,贷款组合中,中小企业、个人消费贷款比重将上升,公司债发行会促使银行业加大金融创新步伐、下沉产品结构、改良业务模式和服务水平。第四,标准化资产证券化工具的推出,使得银行可以通过盘活资产,释放资金和经济资本,改善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比重将明显降低,但资金/资本补充形式将得到有益充实。第一,直接融资成本降低将导致经济发展对信贷和货币供给的需求降低,M2/GDP增速接近拐点,存款增长将比货币增长明显放缓,银行面临市场份额明显再分配的过程。第二,利率市场化有序推进,各类资金市场利率水平趋于融合,银行将越来越多地根据资产端的需求决定负债的方式、金额、期限和利率水平,经营模式由“以存定贷”向存贷动态化管理和匹配转变。第三,资本市场发展为银行资金/资本来源多元化提供了机遇,大额可转让存单、境内外金融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以及优先股规模将明显扩大,改善银行业长周期项目融资较多,久期敞口较大的现状,并发挥支持定向信贷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改变负债结构并抬升负债成本,但也推动银行商业模式创新
从互联网金融产品发行及资金运用角度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将导致商业银行负债总量减少,负债结构从活期存款流向更为市场化的同业存款,进而导致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提高,期限错配风险加大。
假设互联网金融的购买主体为居民、企业和金融性公司,三类主体购买金额为X1、X2、X3,互联网金融理财资金90%投向银行存款,10%投向交易性金融资产。互联网金融将导致银行体系负债总量减少0.1(X1+X2+X3)。负债结构上表现为,居民储蓄减少X1,单位活期存款减少X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增加0.9(X1+X2)-0.1X3。虽然互联网金融对负债总量影响不大,但如果站在银行体系内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并提高了资金转移的便捷性,从而加剧存款在银行间的“搬家”。
成本方面,如果考虑互联网金融分流的直接影响和银行体系内存款“理财化”的间接影响,假设居民、企业分别有Y1、Y2资金由存款变为理财,以“余额宝”4%的收益粗略代替协议存款成本,5%近似替代银行理财成本,则互联网金融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影响将使商业银行提高负债成本3.29%(X1+X2)+4.65%(Y1+Y2)。期限方面,互联网金融负债期限呈现短期化趋势,资金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流动会更加频繁,负债稳定性动摇,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将凸显。
预计在存款利率尚未市场化的一段时期内,互联网金融将持续对银行负债形成压力:一是互联网金融将加速多元化创新,在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的2-3年内将持续对银行负债形成压力。二是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促使商业银行主动加速负债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三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影响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监管的态度。四是在完成负债端利率的市场化之后,互联网金融对负债的影响将减弱。
但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技术也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商业银行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借鉴互联网和平台化的思维,创新经营思路,转变营销模式,打造新形势下存款业务发展的新模式,需要认真思考。
利率市场化将提高负债成本并带来一系列风险
预计未来利率市场化推进仍会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基本原则,稳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完成时间主要取决于内外部经济条件。未来几年,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存、物价涨幅基本平稳、美联储退出QE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预计存款利率上限将会逐步放开,同时推动债券市场建设和利率调控机制建设,预计在2017年左右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最终完成的可能性较大。利率市场化后的初期,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有超过1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中长期则进一步向均衡利率水平靠拢,一年期存款利率最终可能会上升2个百分点左右,达到4%—5%的较高水平。尽管存款利率上升有助于银行稳定存款,但在金融脱媒加快、互联网金融冲击对银行存款分流的大趋势下,银行存款增速趋势性下降、存款占比下降难以逆转。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为弥补负债成本上升的影响,银行趋向于加大对高风险资产的配置,以获取高收益,从而导致信用风险加大,风险定价能力面临考验;二是存量中长期贷款利率难以进行调整,甚至因基准利率下调而降低,而负债成本上升趋势不改,利率风险加大;三是随着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放开,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不再作为存贷款定价基准,存贷款定价的基准利率不同将随之出现,基差风险随之产生,需要提前加以应对。
存贷比监管调整、资管和同业业务监管加强背景下银行资产负债配置策略面临调整
流动性管理方面,随着我国投融资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趋于多元化,存贷比监管的适用性下降。未来存贷比可能会进一步优化调整,比如将部分稳定的同业存款也纳入存款进行计算。存贷比监管还有望通过重新修订《商业银行法》来加以优化调整,比如,将现有的75%的监管标准适当提高到85%或更高;也有可能取消存贷比监管而将其仅作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并逐步用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更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来替代存贷比。存贷比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将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促进商业银行大幅提高主动负债的占比;二是要求商业银行拓宽主动负债渠道,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度依赖,而更多采取资产证券化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主动负债;三是推动商业银行拓展长期稳定的负债来源,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程度;四是资产业务结构出现变化,贷款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在此过程中,也需对存贷比取消带来的贷款阶段性增长进行必要的预案准备,同时对全行的存贷款发展策略进行动态调整。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银监会“35号文”基本明确了银行理财的转型目标,即打破刚性兑付,回归资产管理本源。预计未来两三年完成转型后,将真正实现产品的“卖者有责、买者自负”,最终形成以净值型表外理财产品为主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初期,理财产品“风险自担”的特性将导致部分理财资金可能回流为存款,负债端成本会适度降低。转型完成后,资管业务的全面有序发展将有利于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从而对资产负债表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将产生以下两方面重大影响。一是资管业务的扩张有利于增加非利息收入、降低存贷比、降低资本消耗及提高全融资能力;二是资管业务作为业务平台,有助于实现商业银行表内外负债业务统筹发展,这需要建立以成本为导向、以流动性为边界的负债结构优化机制。三是随着资管业务的规范发展,要求银行从贷款管理为主,向表内外资产统筹配置和管理转变。
同业业务方面,监管新政主要体现在采取疏堵结合的监管策略,完善同业业务制度管理的监管要求,以及构建各部门联动管理的监管机制等三个方面。监管新政的目标是促使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的基本职能,逐渐以资产证券化业务替代同业项下的非标资产,以同业存单替代同业存款,实现同业业务资产和负债两端的标准化。基于国内同业市场的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同业业务依赖业务创新进行监管套利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其未来的职能定位将体现在拓展低成本核心负债来源、优化同业资产配置、改善流动性管理等方面,进而提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总体水平。新的监管标准下,部分同业非标债权资产将转移至同业投资项下,一定程度上将减缓同业资产规模上升的趋势,此外,同业资产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对同业投资按照基础资产计提拨备和资本的监管要求,将压低同业资产整体的收益水平和潜在风险。在负债端,短期内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上升的趋势将会因非结算类同业存款规模下降受到一定遏制。而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广、资本市场的深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直接融资模式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的加剧,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银行负债的比重不断提升是长期趋势,尤其是针对中小型机构的同业理财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背景下银行境内外、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
未来三年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仍将稳步推进。综合“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实施、央行近年来的公开表态以及自贸区等金融试验区的试点开展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外汇管制已由“宽进严出”向“双向均衡管理”转变。未来三年,资本账户开放主要将在以下三方面深入推进。一是加快步伐开放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二是尝试开放自然人对外金融投资。三是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机遇与挑战。一是从资产端来看,境内企业“负债外币化”趋势仍将持续,将对境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信贷投放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预计未来三年企业境外发债、贷款和贸易信贷将稳中有升。二是从负债端来看,对外直接投资的放开、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打破将加剧外币负债波动性,而沪港通等对外证券投资放开对银行负债也有一定分流作用。三是随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逐步放开,商业银行本身境外资金来源增加,吸收境外存款、境外发行金融债券等境外负债项目将在未来三年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改善银行自身的负债结构和资本补充渠道。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考验银行境内外资产统筹配置和流动性管理能力
未来在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币值总体稳中有升以及政策持续支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人民币结算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之势,境外离岸市场建设逐步加快。
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一是人民币境外项目贷款、跨境人民币内向贷款、跨境人民币股东贷款等跨境融资业务,以及协议付款、协议融资等境内外分行联动业务,要求银行做好境内外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中资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境内外分行的流动性状况、信贷额度情况以及监管要求,提高集团内部统一调配资金和资产配置的能力。二是人民币清算行在获得低成本结算清算资金沉淀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及总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境外清算行对与其签订清算及结算协议的参加行负有一定的流动性支持的义务,这要求清算行做好对当地人民币市场的资金监测、分析和预判,做好日常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安排,特别是对可能发生大规模人民币资金融入需求做好应急预案。
新时期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和管理的策略建议
在外部经营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资产负债配置需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资本占用、资源配置、收益成本配置和风险等因素,从全表角度对未来几年资产负债配置予以总体性安排,同时要有足够的前瞻性。
被动负债和主动负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低成本核心负债对于商业银行吸收稳定低价的资金来源、支撑资产业务发展、确保流动性安全均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在存款增速放缓、主动负债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银行要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发展主动负债。主动负债的特点是债务自主确定,能够更好地实现资产负债的主动匹配。
一方面,应提高把握资金总体需求的能力,从发展性资金需求、利率敏感组合的资金需求、流动性资金需求和再筹资资金需求等方面把握一个时期的总体资金需求规模,并深入分析和研判可吸收的存款总量和存款的稳定性,以此确定主动负债需求。
另一方面,银行需要明确金融债券、CD、同业存放、同业拆借等主动负债的定位。金融债券期限长,资本性债券还可以起到资本补充的作用,银行应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发行金融债券,以弥补长期限稳定负债的不足,并主要用于支撑直投等高收益非信贷业务的发展。清算、托管等同业资金稳定性好、成本低,存贷比口径调整后这些资金有可能转为一般性存款,可以作为重要的低成本负债来加以拓展。CD具有发行手续简便、费用低、吸存金额大、期限稳定、可转让等优点,商业银行应积极做好CD发行工作,逐渐将其作为重要的补充性融资手段;并明确同业拆放作为流动性调节的主要手段,不宜以短期限的同业拆借进行长期限资产配置。
增强资产管理业务主动拓展资产的能力。从长期看,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产品创新加快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对于有能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应将资产配置的视角从信贷市场拓展至整个金融市场,以“大资产管理”的思路,通过打通信贷、投行、理财等业务的区隔,积极拓展跨境金融、证券化、结构性融资等新型业务,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拓展更多符合客户需要的高收益资产,推动资管业务做大、做新、做强。在负债端,同样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计灵活多样的产品,吸引更多的行外资金。
信贷业务“以存定贷”和类非信贷业务“以资产定负债”并行。如果存贷比监管取消,“以存定贷”思路应有所调整。存款是银行信贷资产配置的主要资金来源。作为被动负债,存款的期限、规模主要是由客户决定的,银行对其的可控性较差。因此,尽管存贷比监管取消,信贷业务仍有必要坚持“以存定贷”。考虑到未来资金在各个市场间流动日益频繁,存款稳定性下降,应将期限错配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严控流动性风险。对于直投和理财对接非标资产等类信贷业务,银行则应坚持“以资产定负债”的思路。这主要是因为,配置非信贷资产的资金主要来自主动负债,银行完全可以根据资产配置的需求来决定负债的类型、规模、期限甚至价格。理论上讲,只要资产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总能够以较有利的条件吸收到足够的资金。而且,“以资产定负债”有利于提高业务开展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贷款定价注重过程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商业银行应转变过于注重将息差作为管理工具的思路,注重定价工作的过程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注重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来提高定价和息差。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持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系统完善分行业、分客户、分产品、分地区的差异化定价模式等手段提高贷款定价的精细化程度。适当扩大条线和经营单位的自主权,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自身实际状况、客户综合收益和业务发展定位,主动、灵活进行贷款定价。
注重负债业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存款市场竞争力提升应主要靠增强存款的非价格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努力探索利用互联网改造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新渠道和运营优势,大量沉淀客户行为信息,深入挖掘海量数据,搭建各类富有特色的获客平台,深度渗透目标客户的业务经营和日常生活,黏住客户,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展,达到批量获取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有效管控风险的有机统一,以此争取低成本资金沉淀。
流动性风险管理同时注重比例控制和突发性风险防范。目前我国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指标,以及将期限错配控制在一定程度等方法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未来,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人民币升贬值交替成为常态、跨境资本流动加大、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不排除出现系统性流动性紧缩的可能。我国商业银行应切实加强对突发性流动性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境外分行市场拆入资金占比高,对系统性流动性紧缩冲击的抵御能力差;制订一套完善的流动性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系统性流动性紧缩时有足够的融资渠道,并定期对流动性预案进行检查和更新。保持充足的“流动性缓冲”,持有足够的国债等优质流动性资产,以便在需要时有充足的抵押物获取央行的流动性支持。
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