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中国P2P行业信贷管理发展现状与思考

1478 views

 

文/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望京支行综合管理部经理高翔、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倪经纬、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望京支行大堂经理杨建祥

自2012年后,我国P2P网贷行业呈现了爆发式增长趋势。发展至今,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但仍有很多的潜在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概况,探析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概况

2012年之后,中国P2P网贷行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投资人、借款人、平台数量及成交量等主要规模指标都出现了成倍增长,如表1所示。

P2P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加剧了P2P市场的竞争,使得信贷管理水平成为平台之间降低投资风险、提高风控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从目前看,P2P行业仍然以信贷管理类金融服务为主。从类别看,信贷管理的重点方向主要有小微信贷、消费信贷、行业信贷、金融产品分销和大单企业信贷等。

主要模式

产品开发

为了加快项目周转率,P2P公司在信贷产品开发上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短期产品匹配、中期产品错配和证券化资产池。

1. 在短期产品上,主要围绕1年期以下的不同时间长度,设计相应的融资品种,解决资金来源期限相对较短的问题,如1、3、6、9个月,或者干脆让社会融资人(借款人)自己选定借款期限。

2. 针对1年期以上的中期融资需求,则基于期限匹配原则,在鼓励社会投资人提供中长期资金的前提下,允许适当范围内的期限错配产品开发,以促进资产规模增长。

3. 在确保期限匹配的条件下,从流动性需求出发,建立融资产品二级市场。通过第三方资产转让市场平台,构建初步具备证券化资产池机制的市场化利率交易渠道,为交易撮合提供基础性制度安排。

信用结构

为了管控融资风险,P2P公司在信贷管理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信用结构,主要包括完全信用、第三方担保、抵质押、本金保证担保、保险等。

1. 中短期消费融资需求

在符合一定资质的条件下,对社会融资人(借款人)采取完全信用或账户内自身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给予资金,这极大便利了操作流程,激发了市场融资需求。

2. 企业性质融资需求

较多采用第三方担保、抵质押等信用结构方式给予资金,鼓励社会融资人(借款人)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以激励社会投资人提供相对大额的融资信用。

3. 其他融资需求

平台公司往往会在上述基础之上,提供一定额度、一定期限内的本金保证担保、保险等信用结构方式,对社会投资人在平台上提供的融资资金给予保障,扩大积极性。

市场定价

为了降低融资成本,P2P公司在信贷资金定价上通常会采用信用等级定价、市场拍卖定价和资产池信用风险定价等方式给予融资安排。

1. 信用等级定价

主要是根据社会融资人(借款人)的信用评估等级给予相应的融资利率区间限制,信用等级越高,则可以获得的融资利率下限越低,对于一些征信数据比较齐全的平台公司,往往会采用此种方式引导降低整个平台的资金成本。

2. 市场拍卖定价

主要是由社会投资人共同参与社会融资人(借款人)的市场融资利率竞价,由出价低者得之,若在限定时间内融资项目标能够完成投标筹集,则借贷契约确立,这一模式主要在传统平台公司中得到一定应用,有利于市场发现价格,引导双方资金供求平衡。

3. 资产池信用风险定价

主要是针对整体融资项目的期限与利率架构,由平台公司出面以社会融资人(借款人)一定的资产池为质押基础,采用打包方式向社会投资人筹集分档次、分类别的资金理财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担当具有市场信用评估功能的融资信息匹配中介角色。

20150710153831

担保资源

为了提高信用水平,P2P公司在保障措施上会从外部采购合作、自身差额补足、市场化工具创设等方面提供多种担保资源,解决平台发展的信用瓶颈问题。

1. 外部担保

平台公司会采购外部担保合作资源,由社会各类担保机构为平台上的互联网金融项目提供担保支持,包括部分具有担保资质的小额信贷公司。

2. 平台风险准备金

针对部分外部担保资源比较缺乏的平台,平台公司会在有限范围内对信贷风险最终损失提供差额补偿资金,并且主要针对本金部分给予保障承诺,同时,向每个社会融资人(借款人)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损失准备金,构成准保证金性质的自身担保资源。

3. 非传统担保方式

目前有保险公司正积极尝试为P2P平台创设市场化信用工具,提供传统保险类、信用保险类和保单质押类产品,包括给投资人账户资金安全买保险、给借款人买人身意外险、给抵押物买保险、对贷款损失提供信用保险、允许保单质押融资等,如宜信与国寿财险合作信用保险、开鑫贷“保鑫汇”等。

贷款管理

为了优化信贷流程,P2P公司在贷款管理机制上主要采取外包专业机构、自身专业管理、市场化自助管理等方式,加强贷款全流程优化管理。

1. 外包式信贷管理

从提高平台运作效率和实现专业化分工角度出发,不少平台公司选择将贷前信息调查、贷后管理、贷款催收等工作外包给小额信贷公司、担保机构及专业贷后管理机构等,以实现利益捆绑与共享,同时降低自身管理成本。

2. 平台信贷自控

对于一些具有较大运营实力和技术风控能力的平台,则会选择在信贷策略、贷前调查、风控审核、贷款决策、贷后管理等环节,仍然强化自身专业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大数据、高科技和专业化风控体系来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优化管理。

3. 第三方信贷管理

在一些小额分散式互联网金融项目上,平台公司会采用更为市场化的自助管理模式,如消费金融领域,往往采取类似信用卡透支还款的自助式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及自动偿还机制,尽可能提高融资对接效率。

基本特点

开发品种多

从产品开发角度看,目前P2P行业的创新能力很强,处于差异化发展竞争的初期阶段。各大平台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正外部性,将东部资金有效引导至中西部地区,加大地区间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很多开发品种兼具多重功能。

P2P平台产品既要解决融资需求,也要实现理财目标,加强系统性资源对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如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农村金融、小微金融、票据金融、股权金融等。

管理基数广

从信贷管理模式看,目前P2P行业的参与范围很广,充分体现了信息中介的功能定位,按不同区域市场特征进行分级管理,将社会投资人及社会融资人(借款人)的双向需求都整合到平台服务上。

对于一些以线下营销及外包贷后管理为主要合作模式的平台,则会涉及更多的管理层级,要求在信息甄别、信息对接、信息处理和信息挖掘等方面,建立高效便捷的系统机制,提升客户体验响应度。

需求多样性

从需求分析角度看,目前P2P行业的多样性特征明显,不仅限于传统的民间借贷阳光化,而是从节约时间价值和交易成本的内生动力出发,依托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后的成果分享,破解传统体制约束下的金融抑制效应,如提供小额中期流动性资产配置、增加金融资产组合多样性、减少契约的信息交换与转移成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定价等需求。

产业链向纵深拓展

从产业链价值创造看,目前P2P行业的产业纵深发展不断扩大,已经从单纯借贷模式逐步向信托、票据、保险、股权基金等资产领域扩展,如梧桐理财以信托资产再融资为主。这是基于“点到点”的本质特征,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形成的自然演进。

在横向范围扩大的同时,P2P行业的纵向产品价值链也在深化,对于交易产品的期限灵活性、打包类别、抵质押品、市场转让交易等加以进一步优化,形成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满足平台交易双方的资金匹配需求。

存在问题

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

金融创新离不开对实体经济的内在实质支持,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当前,P2P平台对涉及的实体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走向分析仍较为薄弱,对社会投资者投资倾向引导性不强,资金成本短期内难以真正下降,加之管理机制相对比较粗放,使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不突出,这也导致社会对该市场价值的低估。

尽管P2P行业对于小微企业发展有明显的低成本潜力,但出于吸引社会投资人的内在动因,会倾向于选择投资高收益项目,不利于降低小微企业资金成本,其对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做出的贡献大小需要进一步研究。

就资金供需的匹配性而言,实体经济对资金效率及融资成本较为关注,但在行业导向上,P2P公司偏向于消费金融和抵质押项目,融资成本优势还不明显,信用融资则可能存在套利现象,没有完全真正做到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资金透明度弱

从信贷管理全流程看,P2P行业资金使用透明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信息披露不到位。尽管有年报、季报提供,但还未形成具体项目的信息披露标准,对于社会投资人直接参与风险信息甄别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2.资金流向不清晰,在规范性要求下资金应该从社会投资人账户直接划到社会融资人(借款人)账户,但有机构仍变相采用资金池模式,难以跟踪资金流向,而且即便是资金到了社会融资人(借款人)账户,现在平台公司也还做不到持续性跟踪资金流向。

3.还款来源不可查,多数公司并没有严格建立社会融资人(借款人)还款来源的定期评估、跟踪及信息披露规范,社会投资人对其融资还款来源的可靠性,缺乏直观、明确、可跟踪的了解途径和工具。

尚未建立长期利益投资机制

P2P行业必须对社会投融资双方的需求分析加以引导,才能有效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目前来看,P2P行业对投资人的本金收益保障及资金安全性需求,考虑仍有欠缺,在行业未来“去担保”的大趋势下,尚未真正建立起具有创新价值和可持续的产品保障体系,不能有效引导客户关注长远利益。

与此同时,平台公司对于借款人控制融资成本的需求的分析也不够,仅停留在以逾期坏账率为核心管控指标的风险定价决策层面,尚未从扩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及优化管理流程效率角度出发,着眼于切实降低社会融资人(借款人)成本,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资金借、用、管、还等行为习惯。

P2P平台信贷管理发展趋势

交易主体多样化,公司、机构会更多地在借贷双方出现

在金融领域,P2P平台本质是双方对金融产品的交易,双方可以为个人或公司。发展初期,P2P平台的交易主体为个人。在这种情况下,P可以理解为Person(个人)。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P也可以变化为B(Business),代表小贷公司、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

因此,随着监管政策、风控需求、金融产品的不断变化,P2P平台的双方交易主体至少有以下形式:P2P、P2B、B2P。并且,随着公司、机构的金融需求不断深入,公司和机构将会更多地参与到平台之中。更重要的是,随着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这些公司和机构的组织形态也会不断丰富,平台将作为一个非金融机构发挥网络信息中介优势,为金融需求“点”(个人和公司)提供金融服务。

征信数据化和去担保化是发展趋势,逐步回归“纯信息中介”模式

由于目前国内的征信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信息化不发达,市场上还没有一种纯线上方法能很好地解决风控问题,纯信息中介模式较难适应目前的金融环境。因此,很多P2P平台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出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特色化”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但是,就P2P的本质看,其最初即是以信息提供及资金撮合交易平台的形式出现,是直接融资和金融脱媒的一种表现形式,相较传统的、间接的融资方式,P2P可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更为纯粹、高效的信息和资金匹配。另外,从金融行业的风险特点、系统重要性角度看,P2P应该是有别于银行等传统间接融资的一种金融业态,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同时也符合目前宏观审慎的监管特点与监管定位。因此,随着国内信用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人的逐步“理性回归”,去担保化将是未来P2P行业的发展方向,平台则会逐步回归到纯粹的信息中介发展模式。

平台交易对象多元化,金融创新和产品迭代加速

互联网所具有的公开透明特性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这一天生的普惠属性,对于推进金融体系的普惠化、平民化和个性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P2P平台主要交易的是债权,是资金的一种表现形式,推而广之,股权以及其他标准化有价证券也可以在平台上交易。甚至经过资产化、标准化后的其他有价值商品原则上都可以成为P2P平台的交易对象。因此,P2P平台将来可以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非金融机构综合交易平台,进而不断满足金融市场的各种需求。这方面陆金所已经在尝试转变。

大型P2P平台完成初始数据收集,信用评分模型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P2P信贷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风险控制,其中针对借款方的信用评级是关键之处。P2P平台在之前的快速发展中吸引大量活跃客户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针对客户信贷相关的数据,逐步形成统计意义的数据规模。大型P2P平台将基于前期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设计更加有效的信用评分模型,从而提高贷款方资质审核效率,减少平台融资风险,这一模式的科学性在于方法论的实践性检验和具有充分积累基础的大数据采集分析网络,将成为各家大型P2P平台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编辑/张浅)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