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从金融危机看金融 普及教育的意义

1605 views

文/美联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 王健 本文编辑/孙世选

本文以美国为例,说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在金融普及教育上存在两个严重问题:大众微观的投资理财常识的匮乏,以及大众因为不理解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内在逻辑而容易轻信阴谋论。本文认为,金融普及教育有助于公众理性客观地看待金融政策,从而更容易避免民粹压力对金融政策的不利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很多家庭造成的伤痛可谓刻骨铭心,即使在中长期都无法得到有效修复。很多美国家庭在家庭成员失业后,住房被银行收走,被迫放弃了长期居住和经营的家。失去住房不仅造成精神上无法衡量的创伤,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由于房产是最主要的家庭财富,这种结局意味着自己苦心积累和维护的家庭财富瞬间灰飞烟灭,付之东流。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者和政策领袖都对这场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西方一句名言叫作“不浪费每次危机”。危机是痛苦的,是大家都不愿意见到和经历的。危机过后认真总结教训,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对研究人员和政策界而言是更严峻,更重要,也是更有意义的挑战和努力方向。

就金融常识普及而言,这场危机暴露了至少两个严重问题。首先,大众甚至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对金融知识的贫乏程度令人瞠目结舌。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教授对美国公众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个问题:

1. 假定你有100美元存款在银行账户,利率是2%。5年后,你的银行账户里的钱会多于102美元,少于102美元,还是正好102美元?

2. 假定银行利率是1%,通货膨胀是2%。一年之后,你银行账户里的钱能买到的东西是比你今天能买到的东西更多、更少还是不变?

3. “买一个公司的股票比买共同基金的风险更小。”上面的声明是否正确?

出乎意料的是,3道题目全部答对的人数不及调查总人数的30%!金融常识缺乏到这种程度,很难想象答错这些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出正确的消费、储蓄和投资决定。尤其是面对目前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缺乏金融常识,无法正确识别市场金融风险,投资者很容易被自己的贪欲蒙蔽,铸就后悔莫及甚至抱憾终生的理财错误。

因此,在2008年之后,美国政府在民众中间加强了对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目前很多公立小学设立了专门的金融常识普及课程,向学生传授最简单的金融知识,比如解释储蓄的重要性等。有些学校还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小的商业活动,比如在社区内卖柠檬水。在这些课程上,学生需要自己做预算,实施自己的商业计划,最后总结实际收支和预算间的差距,分析原因。通过这些简单例子,学校希望学生从小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思考金融现象打下基础。为配合金融普及教育,美联储也专门成立了一个金融教育网站(http://www.federalreserveeducation.org),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很多联邦储备银行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博物馆,供所在城市的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从而更直观了解美国货币政策和其他金融知识。

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也可以帮助美联储更好地防范欺诈性金融活动。为了避免金融机构在提供吸收投资和发放贷款等金融服务时的不诚信问题,美国通过严厉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必须提供相应的信息披露条款。金融机构客户必须在信息披露的文件上签字之后,金融服务的合同才算正式生效。然而,如果这些客户缺乏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则很难正确评估这些信息对自己的影响,也更容易受到金融机构业务代表的误导。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可以帮助发挥现有法律的效果,真正起到保护公众的目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微观的个人和家庭投资理财,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的第二个问题出现在宏观经济层面。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在次级房贷市场上的巨额损失,被迫宣布破产。雷曼的破产立刻在世界金融市场引发一场金融海啸:当天道琼斯指数狂泻500多点,创下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的最大单日跌幅。美国的短期资金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等多个融资市场出现恐慌式挤兑,不仅造成金融机构融资困难,连通用汽车等实体企业也无法筹集到维持日常运转的流动资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美国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出现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恶化。一场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危机像癌细胞扩散一样,迅速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如果危机不被及时遏制,大萧条式的经济灾难将在美国再次上演。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美联储除了降低利率外,还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的紧急贷款和量化宽松政策来稳定全球金融市场。这些政策的创新性和政策力度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足以反映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但是由于多数公众并不了解这些新型货币政策的细节和逻辑,不少人把美联储的紧急贷款和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等同于利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华尔街富人。一时间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风起云涌,可谓轰轰烈烈,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种大型金融机构成为游行者经常光顾的场所。国际上对美联储的政策也非常抵触,很多人认为美国在通过滥发货币来向全球转嫁金融危机。

公众对美联储政策的这种非理性抵触和解读,为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平添了空前的政治压力。除了要应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美联储还必须投入大量的宝贵人力物力来处理政治压力。尤其是在国际货币政策合作方面,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一些关于美联储的阴谋论借机死灰复燃,被广为流传。在这些阴谋论中,美联储被刻画成受少数犹太金融大鳄家族控制的私人组织,通过垄断美元发行,向世界各地“剪羊毛”。阴谋论逻辑上是一个死循环,美联储任何一项政策都可以从阴谋的角度解读。因此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大家思考和学习美联储政策背后真正的经济学逻辑,而简单地把自己的失败都归结为无章可循的阴谋诡计。阴谋论的流行也妨碍了中国正确认识和化解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妨碍了中国审时度势,制定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因此,我在2013年出版了《还原真实的美联储》一书,澄清对美联储的常见误解,从经济学角度解读目前备受争议的全球热点经济问题。

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中未来的关系不仅决定了两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也直接决定了世界经济以及和平的格局。双方加强理性的认识和了解,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抹黑和从阴谋角度猜测对方,对未来全球政治和经济至关重要。虽然我个人影响力有限,仍然希望为两国间传递客观和真实的信息贡献微薄力量。可喜的是越来越多海内外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向公众科普金融常识的重要性。这种科普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了解外部世界,也可以澄清国内对中国自身政策的误解。比如国内不少人声称中国外汇储备遭受了巨额损失,是挥霍国家资产。通过科普让更多公众了解金融知识,就更容易避免民粹压力对金融政策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社会利益。

(声明:本文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任职单位无关。)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