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政策与监管

2503 views

2

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主任唐晓雪

银行业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仍存在短板弱项。本文指出,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应构建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补的供给格局,增强政策的针对性、连续性及衔接配套,坚持市场化方式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银行业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扩大、可得性大力提升,各类银行机构积极参与,专营机构和专营机制作用显现,数字科技赋能增效。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短板弱项,大中小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补的组织体系和商业模式尚未形成;一些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商业可持续性不足;相关支持政策的针对性、连续性、协同性有待加强等。新形势下,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应构建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补的供给格局,增强政策的针对性、连续性及衔接配套,坚持市场化方式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扩大、可得性大力提升
全国银行机构网点已覆盖97.9%的乡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90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推出利率优惠、财政贴息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原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9600多亿元,支持2300多万户次。农民、城镇低收入群体、老年人等普惠领域弱势群体的存、贷、汇及日常支付等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改善。
各类银行机构积极参与

银行业普惠金融市场服务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大中小银行共同服务的新格局。中小银行一直是服务“三农”、小微的生力军。近年来,在监管部门推动、政策引导和科技赋能下,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总体看,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头雁作用”和网络优势,下沉服务重心,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拓展金融服务;中小银行扎根当地,细分市场,深耕“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根据职能定位加大对特定领域的普惠金融支持。此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农业保险公司等通过“银政担”“保险+信贷”等方式做好风险缓释,基本形成“银行+担保+保险”的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专营机构和专营机制作用显现

2017年以来,在政策引导下,大、中小银行先后纷纷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实行普惠金融条线型垂直管理。通过建立专门的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机制,将内部资源、政策向普惠金融业务倾斜,下沉经营重心,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银行从机制、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数字科技赋能增效

数字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针对普惠客户散、小、多、弱的特点,金融科技手段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数据基础差、信用风险高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开发线上普惠金融产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普惠金融获客能力、信用评价能力和风控水平。银行业数字普惠领域贷款规模和占比逐步提高,服务范围日益拓展,从存取款、转账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拓展到贷款融资、投资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从小额分散的个体金融服务拓展到相对大额集中的全产业链授信;从前端的信用评估、客户获取拓展到中后端的风险控制和产品研发。

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中小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
大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补的机构体系和商业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质效不高。大银行在业务产品开发、信息科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未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去开拓新市场,弥补中小银行产品开发的不足,而是与中小银行同质化竞争优质客户。中小银行,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网点、软信息等“属地”优势,但在资金成本、深挖本地市场、产品开发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普惠金融对象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大银行的业务优势、金融科技优势未能很好地与中小银行的“属地”优势互促互补,两者之间贷款对象趋同、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大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缺乏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更多的是为完成监管考核任务采用同质化的业务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个性化普惠金融业务尚待提升……

阅读全文

请点击

文章来源丨《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6月刊总第127期

本文编辑丨周茗一

责编丨丁开艳、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