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房贷制度改革、网络互助监管……银保监会权威回应近期热点 | 银行与信贷


反垄断、房贷制度改革、网络互助监管……银保监会权威回应近期热点 | 银行与信贷

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出席并介绍银行业保险业2020年改革发展情况,同时就重点领域风险处置、互联网平台反垄断、不良贷款上升情况、网络互助监管、中小银行改革等一系列近期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整体来看,2020年银行保险业主要数据指标普遍向好。截至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2020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2.8万亿元。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增加5.7万亿元、2.2万亿元。
银行业保险业2020年运行稳健
梁涛表示,2020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银行业保险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是资产负债及业务稳步增长。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总负债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2020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2.8万亿元。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增加5.7万亿元、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0.9%、20.1%、14.9%。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9.5万亿元。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8710万亿元,同比增长34.6%;赔付支出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
三是主要经营和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76%,较年初下降5.1个百分点。银行保险机构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6.5%,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106.5%。
四是多渠道增强风险抵御能力。2020年,通过发行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补充了商业银行资本1.34万亿元,银行业新提取拨备1.9万亿元,同比多提取1139亿元。2020年末,拨备覆盖率182.3%,贷款拨备率3.5%,均保持较高水平。初步统计,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下降1.8%。2020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4.7%;目前,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2.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0.5%。
五是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持之以恒推进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深化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强化董监高等治理主体履职监督。印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城商行、农信社改革化险工作。全面推进保险机制改革,发布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研究推动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加快意外险和农业保险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推动更多对外开放措施落地,积极审核外资机构市场准入申请。自2018年以来,共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来华设立近100家各类机构。
下周,银保监会将召开全国监管工作会议,对2021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
肖远企指出,2020年确实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银行保险机构也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从目前来看,比年初预估的要好很多,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始终把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因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才使银行保险机构的风险能够可控。实体经济发展好了,银行保险机构风险自然就小;如果实体经济发展不好的话,风险自然就会增大。我们在年初就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政策,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纾困的政策,比如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以及一些监管措施的灵活调整,这些都很好地促使银行保险机构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大家看到去年我国GDP的增长达到2.3%的水平,超出了预期,我国是世界上大型经济体里面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二是注重对存量风险的防范和处置,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处置了不良资产3.02万亿元,通过清收、核销、转让等多种形式,处置了这么多不良资产,力度前所未有,金额也是历年最高。对高风险机构进行了更严格的排查,在这个过程中,把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处置掉了,一批高风险的中小金融机构,大家可以看到像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恒丰银行以及一些信托公司、部分保险机构,风险都得到有效化解,有的已经轻装上阵。
三是前瞻性采取一些预防风险的措施。对重点领域的风险提前部署、未雨绸缪。
在房地产领域,建立房地产融资全方位、全口径的统计体系。同时,密切关注观察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房价变化的情况,因城施策,与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动态的,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况随时调整。
对“影子银行”采取非常警惕的态度,从2017年初以来,银保监会花大力气整治“影子银行”,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2017年以来压降了20万亿元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这个成果必须要继续巩固,坚决不让“影子银行”反弹回潮。
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抵御能力得到了增强,去年采取了很多措施,要求银行补充资本,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二级资本工具、发行永续债等方式,在不同的市场、通过不同的渠道补充资本。另外,推进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特别是地方性银行的资本金。
健全公司治理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风险防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梁涛表示,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改革和监管,并坚持将健全公司治理作为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风险防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去年发布了《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系统提出了未来三年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和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二是弥补了制度短板。加强公司治理监管规制的建设,研究制定可供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共同遵循的统一的公司治理准则,针对大股东行为、关联交易、薪酬扣回、董事监事履职评价、股权管理不良记录等若干重点问题,我们准备制定专项的监管规制。
三是实施了监管评估。首次完成了覆盖全部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评估,这次参加评估的机构是1792家。总体来看,评级的结果主要集中在B级(较好)和C级(合格)水平,这两个级别合计起来是1400家,机构数量占比是78.12%,被评为D级的也就是较弱的机构是209家,占比11.66%,被评为E级也就是差的机构是182家,占比10.16%。通过评估,监管部门及时全面掌握了银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状况,并通过对问题的督促整改和基于评估结果的分类监管,切实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提升公司治理的质效。
四是开展了专项整治。以中小机构为重点,严厉整治资本不实、股权代持、股东直接干预公司经营和通过不当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违法违规行为,排查了4600家法人机构,查处了股权违规问题3000多个,分两批次向社会公开了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47家银行保险机构股东名单,稳妥开展了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清理,有序清退问题股东。
总的来看,过去一年经过监管和行业的持续努力,我国银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建设和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是部分国有机构党建工作虚化弱化,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未能实现有机融合。二是部分机构股权结构不透明,股权代持、隐形股东问题较为突出,股东行为越位错位,有的大股东直接干预机构经营,对董事会和高管层进行幕后操纵,通过违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肆意侵占机构利益。三是董事会运作不规范,部分非执行董事存在不能、不敢或者不愿履职的现象,少数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严重欠缺。四是信息披露不规范,对包括金融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不足。
2021年,银保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健全公司治理,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国有银行保险机构深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监管制度体系,抓紧出台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大股东行为监管、关联交易管理、薪酬扣回、董事监事履职评价等监管规制。健全商业银行股权托管机制,完善股东中长期分类惩戒处置机制,综合采取“黑名单”、限制股东权利、违法违规股东公开和清理等措施,加大违法违规股东惩戒力度。持续开展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强化分类监管,加强市场约束。另外,我们自身也要完善公司治理监管信息系统,提高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对相关企业采取的反垄断措施不应影响其金融支持政策
据市场反映,在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对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实施反垄断措施后,出现有银行对相关领域的民营企业惜贷断贷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梁涛回应,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与包括被约谈企业在内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
近期,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了蚂蚁集团等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指出其在发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方面发挥了创新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但是也指出了它们存在的违规监管套利、垄断经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规范性措施,开展了清理整顿。这些措施符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与支持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当然,有关举措不是针对民营企业,也不是针对某一家企业,不会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业务发展。至于个别银行对有关领域民营企业的惜贷断贷问题,据了解,确有个别情况,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两个毫不动摇”基本精神的,应当予以纠正。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的与包括被约谈企业在内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
梁涛还表示,注意到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被约谈后整改的态度较为积极,有了初步的效果,相信经过自身的整改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
美团关停互助业务因偏离主业和逆选择风险增加
美团互助日前发布关停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将于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关停后,公司继续聚焦主业发展,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肖远企表示,美团互助偏离美团主业和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是其关闭的主要原因。下一步,还将对网络公司做互助业务进一步地关注,了解其运行的方式和风险情况,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小银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中小银行是普遍的存在或者是面临缺乏核心竞争力、风险较高、资本不充足等等,肖远企表示,去年把中小银行的改革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进一步优化了整个银行体系的结构。促成建立有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主体,各主体之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互补的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有非常大型的银行,像工农中建4家都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无论是规模还是业务多样性,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也有中等规模的银行,更有一些非常小的区域性的,甚至是社区的、村镇的银行。总之,通过优化银行体系结构,打造一个多样化、特色化、广覆盖的银行体系,能够向实体经济和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成本可控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中小银行、地区性的银行必须要做到:一是在本地发展,不能够全国各地到处跑,原则上它只能够在本地发展。二是应该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以及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三是做普惠金融,特别是要把一些薄弱的环节和领域填补起来。这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也是它们应该承担的使命。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第三,在公司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第四,进一步明确了中小银行在加强党的领导、经营管理、监管等方面的责任,银行的经营就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者的责任,特别是董事会负最终责任,股东要履行股东的职责,地方党委政府要负党的领导责任,同时也有维持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监管部门有监管责任。
第五,花了很大力气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夯实它的资本实力。
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截止到2020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是5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但仍然存在着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梁涛表示,民营企业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涵盖着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还是应该客观的分析,既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跟民营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遭遇融资的困境,有的是因为公司治理的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有的是片面追求集团化、多元化,偏离主业;还有的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对资金来源、成本期限缺乏统筹考虑,稍有经营不慎或市场波动就会出现资金链的紧张。对风险较高的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研究解决。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举措,重点是推进政策的落实,现在已经有很多政策,关键还是分类施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我觉得要分这么几类:第一是对主业突出的、财务稳健的、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求银行机构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第二是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大幅增加中长期资金支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持续改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支持创新无形资产的质押融资产品。第三是对于依法合规展业,能承担科技创新责任的民营企业、民营互联网平台企业,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一如既往地与其依法合规的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第四是对市场有前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标准的民营小微企业,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第五是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一企一策”采取支持处置措施,着力化解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加强统一协调,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维持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第六是对于出现风险的民营企业,要求企业把解困和发展相结合,积极的断臂自救,剥离非主业资产,集中精力缓释风险,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开展救助工作,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资、扩股、财务重组、兼并重组或者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银行的盈利能力总体比较健康
肖远企表示,去年银行的资产规模特别是贷款规模增长比较大,贷款增加了19多万亿元,但是利润有所下降,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要求银行让利于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这个数字是不小的。
二是严格查处违规收费的行为,过去有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在去年基本上都清理掉了,所以银行的费用收入下降。
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银行的利差在不断的缩小,可以看到,现在的利差平均大概是2%左右,过去很长时间都是3%左右,贷款的利率在不断的下浮,但是存款的利率没有变,或者甚至有所提高。利差缩小,是因为存款的负债整体成本上升了,大家在银行不管是存款还是大家买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利率都有3%、4%左右的收益率,银行存款方面,曾经有一段时间,结构性存款利率也有3%、4%的水平,有的银行甚至还高一点,大额存单的利率也是在3%左右。所以负债成本也上升了。各方面的原因加起来,使得银行资产规模在增加,但是利润有所下降。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总体上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健康的,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在国际上也是处于中上水平,所以这样的利润水平仍然有足够的资源来补充资本。
他指出,从数字上看,去年不良贷款比率还下降0.06个百分点,原因很多,一是要求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控,加强贷款的三查,就是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要严防风险,把风险防范好。二是让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去年处置了3.02万亿元的不良资产,这个力度也是空前的。三是去年经济增长超出预期,经济增长2.3%,为银行不良贷款没有出现大幅反弹创造很好的基础。但是不管怎么样,监管都是从审慎角度出发观察这个问题,一定要看到未来银行不良贷款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潜在的不良贷款还有可能增加,但都作了压力测试,有相应的预案。
房贷制度对个人按揭影响不大
近期,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通知,引起各方关注。
肖远企表示,对集中度的监管,不光是对房地产,还有对所有行业的企业。从银行的交易对手来看,对行业、对单一企业或单一集团,一直就有集中度监管的规定。这个集中度是跟它的风险资产暴露和净资本挂钩。过去房贷集中度管理一直都有,不完全是个新东西,今后监管部门将密切监控银行业对房地产的融资,确保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对于个人按揭贷款的影响,他回应影响应该不大,按揭贷款是非常分散的,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范围,在集中度里面影响都不是太大。
要做好银行不良贷款潜在风险的预估与预案
肖远企表示,不良贷款总额增加,是符合规律的,因为资产总量一直在增加,所以不良贷款新增数额有所增加,这是与其资产规模比例匹配的。不良贷款率在去年还有微降,但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处置不良资产,确实有一定的压力。
一是在处置方面,有一些要求,比如单户处置和批量转让,对企业和对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良贷款需要法院各方面判决以后才能够出表,这些不是处置不良资产的障碍,只是说会使处置不良资产的时间拉长。
二是利润有所下降,对于一些银行来说计提拨备的压力会增加一点,通过拨备来核销不良贷款的能力会有所下降。从整个银行业来说,拨备是增加的,能力是上升的,但是结构有一些不平衡,有个别的银行利润下降的比较快一点,计提拨备的资源就少一点。
三是要前瞻性看问题,预估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资产有增加的潜在风险。此处的潜在风险,不是说未来银行不良资产就一定会增加,而是要做好这样的预估。因为银行经营必须是审慎的,要把未来的困难想的多一点。如果今后不良贷款有所反弹,银行现在开始就要做准备,就要有相应的预案。比如在处置方面怎么处置,在增加处置资源方面要先做准备,未雨绸缪。不能等真的发生了风险再去想办法。 
内容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编辑: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