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民企的巨头还是高评级的大型国企,无一例外都需要尊重市场这一客观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归本源,去看我们如何做好精细化的性评和风险评估是非常关键的,是未来在信用债券市场中,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钱强指出,近期密集发生的违约事件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事件,实际上,这些事件体现了当前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其实这是好事。但是在转变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市场参与主体的不适应。事件对包括发行人、投行等中介机构在内的市场参与主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例如发行人取消发行等。另外一个好的现象就是随着市场的分化,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对于发行人的信用要求以及风险对价其实是有一个市场化的判断,各个信用等级的利差都有了上升,或者有了一个明显的分化。这部分除了是风险,也是一个机遇。
对于各个主体受到的冲击,钱强表示,目前有投资机构受到了监管的问责,包括处罚和调查等。而对于中介机构来说,需要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对发行人的流动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持续的监测和预警,如何能够做到这个要求是摆在投行机构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审计机构来说,关于履职过程中的一些疑问,监管机构也会对财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履职并发现异常点进行提示,比如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其相关的审计机构也受到一个很大的负面冲击。机构投资者也由于对过往大型民企和高信用级别国企的“刚兑信仰”,在这个过程中都蒙受了损失,受到了冲击。
“实际上,这些不适应是债券市场在朝着更加市场化的好的趋势走,同时,市场参与者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的过程中,会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也造成了这种不适应。”钱强坦言。
钱强指出,通过对违约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投资风险过程中要去破解一些难题。第一,企业的评级应该回归企业的基本面。我们应该用客观冷静的方法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国内的评级实际上有虚高的情况。因此,评级是不是可以真正有效地帮我们去判别基本面,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第二,财务信息质量不佳,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另外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穆迪也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对我们整个市场和投资者有所贡献。第三,发行人公司结构的复杂性,既有公司治理的问题,也有企业经营模式的问题,所以真正在进行风险分析的时候,需要看到个体上的一些特点和一些特征。第四,所处行业的周期性风险。
“目前的信用债市场,我们主要的依据基准就是发行人的评级。但目前众所周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发行人评级以外,给投资人和其他主体提供一些非传统的评价进行参考,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钱强表示,最新的违约事件凸显了传统方法并未解决投资中的关键问题。穆迪建议采用一套非传统的方式辅助决策。
据钱强介绍,首先在发行人评级之外增加参考基准,从而做出更具有区分度、动态化、前瞻性的判断;其次为解决财务信息不佳的影响,需进行财报异常扫描,依据量化结果投前评级调整和准入,以及投后风险预警和排查;再次,如果发行人结构会导致风险传染,需要将上述方法应用到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最后还需要关注所处行业的周期性风险。众多案例分析表明,这些非传统的、创新的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预警风险、规避投资损失、发现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