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清华金融评论 2020-11-27 22:34:14
11月12日,以“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金融期刊影响力?”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清华金融评论》主办,邀请了近40位来自国内期刊专家和从业者,从疫情下期刊高质量发展、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历程与未来、数字环境下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等多个维度讨论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金融期刊影响力。
中国知网财经期刊合作部主任杨润和在研讨会上以“数字环境下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她表示,在数字环境下,文章传播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用户能够精准地发现我们的文章,因此不应把出版要素再继续流于形式,要把它更加精准化,同时编辑部也应该帮助作者去将文章中的一些创新点凝练为新的概念。
在数字环境下,文章传播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用户能够精准地发现我们的文章,我们不能把这些出版要素再继续流于形式了,我们要把它更加精准化,比如说从作者机构方面,我们要把机构标注的更加规范,同时编辑部也应该帮助作者去将文章中的一些创新点凝练为新的概念。这样有什么好处?一个人在读一篇文章时,如果有一个新的概念产生,一方面读者会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会记在脑子里,另一方面是在进行新的研究时,如果想到要用新概念,那么就会要去引用读到的这篇文章。
同时在数字化传播方面,还有关键词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用户更精准地去发现内容,所以对于关键词来说,最好与标题的文字不要高度重合,还要避免用一些很大量的泛义词以及指代性很低的词作为关键词,因为用户进行搜索时,很难在这种大量的文献下去精准地找到对应的这一篇文章,这是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我们在数字传播环境下,编辑部一定要优化出版要素,增加被检索到的几率。
传统的审稿,最原始的是通过邮寄的方式把初始文章寄给编辑部,后来过渡到运用邮箱去接收邮件,而现在在数字环境下,办公的管理机制也应该进行升级,知网面向编辑部免费提供了采编平台,这个平台将作者的投稿、编辑的编稿工作、专家的外审、编辑加工和稿件管理一系列的流程,形成了一个协同的办公系统,同时还嵌入了知网的学术不端、作者分析,将这些报告自动生成放在编辑的面前,编辑只要打开这些报告去观看,就可以对文章进行初步判断,是编辑部提升办公效率,缩短审稿周期的不二选择。
实际上,对于新型出版模式的改进,包括如何实现内容创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年已经推动了学术期刊网络融合,启动了网络连续出版规范试点的工作。知网作为其中的一员,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网络出版刊号,经过两年时间的平台搭建,在2017年正式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平台,首发平台其实就是提供给编辑部去具体地实现新型出版模式探索的一个渠道。最简单的就是单篇文献的提前发布,这个平台其实已经将具体的操作非常的简便化了,只需要文章内容确定,可以不排版,不确定页码,不确定刊期,只要内容确定了就可以一键上传到这个平台上,实现单篇文章的快速传播。同时在内容创新方面,平台具有增强出版的模式。此前我们的内容受制于纸刊版面的限制,即与文献有关的一些图表数据和推导过程等附加材料无法显示,但是在互联网上的内容是没有限制的,我们可以把附加材料与正文进行关联,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发布出来,一方面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给作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作者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或者音频展示自己的创新点。
现在我们的学术文章,包括一些论文的发表,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人的成果了,是多人共同研制出来的成果,所以通过提供这样一个协同的全过程平台,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实现文献资料的编写,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一个人的过程,最后生成一篇文章。同时,数据集的出版可以通过首发平台去实现数据论文的出版,因为数据论文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篇最终的论文,但是我们中间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可以通过网络出版平台去进行版权认证,这就是新型出版平台的一个具体功能。截至2020年11月,已经有将近2000种期刊投入使用新型出版平台。
此外,知网每年都有影响因子年报发布给各个期刊。因为年报是按照学科排名,因此可以通过年报,在本学科里面对自己的期刊有一个定位的了解。还有很多其他的评价数据汇总在个刊系统里,系统里还有从学科、稿件质量、作者和机构各个方面去进行整体影响力的评估。
我们做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为了用比较客观的数据,及时把期刊的传播情况反馈给编辑部,作为办刊调整的参考。对于期刊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包括学术的影响力,还包括品牌建设以及如何扩大传播力度。从学术资源配置来说,包括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做好编辑工作等方面,我们也提供了一些落地的平台,去助力我们期刊各个方面的提升。
(注:内容根据会议速记整理,未经嘉宾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