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轩:出海企业应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营造金融安全环境 | 国际
by 清华金融评论 2020-09-28 17:23:18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意义重大。金融多元化发展带来新的金融挑战,出海中国企业越来越多,金融安全保障愈发重要。为充分挖掘并阐释金融安全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金融评论》编辑与学术委员会委员田轩,日前接受金融界网站采访,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言献策。
积极利用新型数字化技术智能防范潜在风险
问:数字化新技术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金融机构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使用者该如何防范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答:首先,金融机构在引入新技术、新应用前,应该对该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内部评估或寻找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进行严格的开发测试,从源头上尽量减少设计缺陷。其次,对于已经引入的新技术、新应用,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完善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有效地掌握新技术、新应用的使用情况,定期自查安全漏洞并及时进行修补,管控好潜在的安全风险。第三,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本身提高风险监管的数字化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风险监测工具,做到智能化识别防范潜在的风险。
问:安全从来都是金融行业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金融业如何防范和化解敏感数据信息泄密风险?
答:对金融机构来说,要落实主体责任,时刻把用户的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保护好客户的隐私信息是服务型企业赢得客户信任、占有市场的基础。金融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安全体系,基于分别管理、分散风险的原则,提高自身防泄密能力。具体来说,第一、针对金融机构内部不同功能的数据,进行不同类别的安全设计,分级分类进行管理,如对于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应有多道手续、多层指令才能调用。第二、转换设计思路,在敏感数据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系统的设计应以安全性为首要因素,应注重做好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工作。第三、利用现有技术如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等对敏感数据信息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并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对可能存在的数据泄露风险进行监控。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金融安全息息相关
问:请问为什么把金融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世界格局的演变与金融安全息息相关。1929年至1933年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的迅速下滑,带来全球政治格局的崩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东亚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经济萧条、政局混乱。金融安全对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和平年代下,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不亚于维护军事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形势整体稳定向好,但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仍然存在金融风险隐患。
中企出海应注重风险评估,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问:中企出海进行境外投资时,需要特别注意海外国家进行外汇管制或封闭金融市场所导致的金融流动风险,是否大家对“企业出海”这件事都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呢?您对此有何建议?
答:中国企业出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不了解潜在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就会出现水土不服、“交学费”的情况出现,在选择出海前一定要提前做好评估和应对预案,做到对东道国家的情况知己知彼。例如在进行境外投资时,一些国家可能出现外汇管制政策变动频繁或者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在当地的金融环境不稳定时,可能会面临汇率波动等经济风险。为了避免类似的金融风险,企业出海投资时可以采用利率互换、外汇掉期等风险管理手段,或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方式来规避潜在的风险。
问:中企出海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合作多年的外资银行,但也会出现一些金融信息泄露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防范?
答:对出海的企业而言,除了面对国外市场的竞争,还随时可能被卷入国际政治之中,甚至有可能成为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牺牲品。为此,出海企业在选择金融类合作伙伴时,首先应注意做好事前调查、分析和风险评估,筛选出相对独立的优质金融合作伙伴,对于曾经陷入国际争端事件的金融机构应提高警惕。其次,出海企业在较为敏感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时,可以优先选择国有银行,并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防止核心数据泄漏。最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对于那些暗中调查中国企业、泄露用户重要信息的外资金融机构,未来应进一步细化金融机构的评级制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帮助中企在出海时规避这些有劣迹的金融机构。
发展本国信用评级机构话语权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
问: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对“金融资产的偿还能力”或“投资风险”做出优劣评级,进而直接影响他国金融资产的定价,您如何看待国际评级机构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的影响?
答:信用评级是第三方评级机构以相对客观公正的视角对被评价主体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信息和参考。信用评级结果可以通过影响一国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运行从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稳定,如果评级机构对一国的金融资产偿还持有悲观情绪,便会降低其评级,这一信号会迅速被市场捕捉,可能造成国际投资者对该国资产减持,从而影响到该国金融资产的定价。2010年4月,国际评级机构标普降低对希腊长期主权的评级,给予其“垃圾级”的评级,结果导致国际投资者的迅速撤离,金融市场发生剧烈震荡,股市大幅下挫,连带影响到欧洲其他股市,全球市场市值也大幅蒸发。由此可见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会对国家金融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问:发展本国信用评级机构对国家金融安全有何战略意义?
答:由于利益驱动或者政治压力,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他国进行信用评级时,可能会做出不客观、不真实的评级结果,信用评级结果关系到融资者融资成本的高低,对于国家来说,则关系到本国的主权信用、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不客观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可能会使公众质疑该国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影响到该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我国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发展落后于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逐渐进入我国评级市场并获得话语权,大力发展本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并推进国内信评机构走出去,能够增强本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有助于帮助本国企业获得更加独立、公正的对待,降低企业在境外的融资成本,而不受制于人,从而保护国家金融安全。所以,发展本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并获得国际话语权应该提上日程。
转载自: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