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资本市场支持县域经济 建立扶贫攻坚长效机制 | 资本市场
by 清华金融评论 2020-08-31 09:00:07
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区真正想走出贫困,必须要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要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角度,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认真总结这其中的经济学机理,对于未来资本市场长期可持续的支持县域经济,确保“摘帽”的贫困县不返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中证焦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焦桐)几年来在江西井冈山、河北阜平、河南兰考等县域经济金融扶贫案例的体会总结,试图从实际操作角度、结合发展经济学原理,讨论资本市场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和金融产品。
量力而为的扶贫目标是与贫困县有效对话的基础
直到今天,可能依然有相当多的金融专业人士怀疑资本市场扶贫工作的有效性。而一线金融扶贫工作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一般也经历过这种怀疑。毕竟,资本市场扶贫的行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探索,发达国家并没有先例。资本市场更多的客户在经济发达地区,贫困县的项目少有涉及。一旦走进贫困地区,资本市场的金融机构可能很长时间并没有业务“舒适感”,需要时间认真想清楚: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么?金融扶贫要实事求是、量力而为,要能与贫困县的干部和企业家有效沟通。
为此,笔者一般建议金融机构在与贫困县的沟通中,将扶贫行为划分为四个层次,从相对简单到复杂依次可以分为:慈善扶贫、公益扶贫、产业扶贫和人力资源扶贫。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走进贫困地区,都应该量力而为的把自己的扶贫目标归类到这四个层次。应该指出的是,这四个所谓的“层次”,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强调扶贫行为的有效性。毕竟,不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可以投入扶贫工作的精力、资金和人力都是有限的,提高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才是共同目标。
第一类扶贫行为是慈善扶贫。慈善性质的扶贫是资本市场过去几年走进贫困地区的主要帮扶范畴,慈善扶贫就是简单的捐款捐物,委托当地干部使用专项资金、达到帮扶目标。慈善扶贫不讲求建立长效市场机制,也不苛求金融机构融入微观的县域经济。对于大部分金融机构而言,慈善性质的扶贫要远远好于力所不及的所谓产业扶贫,因为如果没有建立与贫困县有效的互动机制,金融机构很多所谓的产业项目投资,不仅达不到产业帮扶的效果,还有可能留下诸如债务、产权纠纷等问题,扶贫行为得不偿失。
第二类扶贫行为是公益扶贫。与慈善扶贫类似,公益扶贫也不追求建立产业和市场机制,但并不是简单给县里捐款捐物,而是希望通过建立公益学校、公益培训、公益养老医疗机构等,更好实现民生帮扶的目的。社会上通行的公益基金、慈善基金的运作模式可以借鉴。
第三类扶贫行为是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等资本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资金和项目的投资行为,帮助贫困县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最终实现贫困县财政收入和就业的可持续增加。由于贫困地区的第二产业基础往往十分薄弱,也不存在区位交通优势,因此贫困县的支柱产业往往集中在旅游、农业等领域,大部分投资项目都细碎繁琐,还都集中在重资产、重资本行业,并不是纯市场意义的“好项目”,需要专业机构充分利用发展经济学理念,长期耕耘!
几年金融帮扶实践下来,产业扶贫之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金融从业人员意识到。在2016年,为了更好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由牧原股份、金融街控股等上市公司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中证焦桐,成为中国特色、世界首创的首支面向全国所有贫困地区、以社会资本为核心、市场化运营的扶贫产业基金,真正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产业扶贫事业。
第四类扶贫行为是人力资源扶贫,俗称“就业扶贫”。贫困县的县域经济要发展升级,离不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而每个县都有职业培训学校,如何利用自身的职业培训体系,结合产业发展规划,为县里源源不断培育产业工人和技能工匠,既是县人社局的工作,也需要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帮扶,金融机构结合产业投资也可积极参与。扶贫先扶智,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当地劳动力资源的涵养。
资本市场扶贫基金紧扣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
对资本市场扶贫行为有了相对清晰的分类,金融机构就要把贫困县的县域经济作为服务对象,最终建立与贫困县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中证焦桐在产业扶贫和人力资源扶贫领域耕耘几年,深刻体会到,没有当地干部和企业家的支持,项目成功的概率可谓微乎其微。毕竟,县域经济要发展,必须全方位调动各个层面干部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
以中证焦桐投资企业——奕方股份为例,从位于上海的传统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深入井冈山贫困地区,投资江西奕方农业公司,种植6500亩脐橙、草莓、桑椹等水果,在投资后的很长时间都面临与贫困地区干部和种植户的沟通问题,也让参与其中的中证焦桐,在成立伊始就体会到了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属性。
由于每个县的自然禀赋和社会资源不同,未来中国成功的县域经济“图谱”绝不会是单色系的,而应该是多样化的,而通过县域国资平台承接产业项目、建立产业基金(子基金),也是资本市场帮扶的重要抓手。2018年4月,中证焦桐在井冈山市政府支持下,发起设立了首支扶贫产业子基金井冈山中证焦桐扶贫产业基金(有限合伙),聚焦以江西奕方为代表的井冈山特色农业产业,辐射全国贫困地区现代农业,服务县域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有了子基金的平台,可以更好便捷沟通吉安市、井冈山市及其下属的乡镇政府机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也应该成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探索资本市场扶贫模式的摇篮。
对于贫困县追求的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园区建设,资本市场要帮助县政府摆脱传统“圈地盖房子”的发展模式,通过现代金融培育县域经济产业生态链,特别是引入上市公司的优势品牌,形成县域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软实力”。例如,针对河北张北及周边贫困地区的马铃薯产业,中证焦桐积极引入上市公司宏辉果蔬,在2018年完成了对地处张家口、辐射内蒙腹地的薯条加工业龙头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000万元股权投资,通过直接投资来支持农业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发展,助力雪川农业延伸产业链、扩大产能、促进就业。
县域国资平台是资本市场产业扶贫有效对接的重要抓手
无论是引入上市公司,还是贫困县自身产业基金的构建,都需要县政府以国资平台为抓手,积极对接资本市场的“外脑”“外资”和“外援”,并积极寻求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防返贫专项债、县国资平台资管计划等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资金投向县域中小企业和支柱产业项目,撬动过去“扶贫攻坚”几年积累的产业和金融资源——梳理沉淀资产、提升产业效率、繁荣县域经济。
资本市场机构可以帮助县政府督促国资平台梳理存量资产。过去几年来,全国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帮助贫困地区“消灭”贫穷,主动汇集的资金、资产可谓“八面来福”,分别被县乡各级政府、不同部门所接收,并在县域经济广泛沉淀,都需要通过县国有资产平台统一统计和协调管理。客观地说,无论是贫困县产业发展“历史性”不均衡,还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贫困县的投资,相当一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恰恰是这一部分经营不理想的资产,容易被各级政府遗漏,甚至是主动性刻意地“失忆”。这不仅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浪费,也让贫困县未来针对性寻求相关产业支持和政策性贷款失去了基础,个别带金融杠杆的投资还有可能造成财政的利息黑洞。
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收官,贫困县要保证不返贫、奔小康,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和税收,必须将沉淀的各类国有资产进行盘点、整合,去除经营不善的资产包袱,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按照金融扶贫的“四级分类”,如果慈善扶贫和公益扶贫的主要工作是在民生领域,通过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升级“消灭”贫穷,那么“摘帽”贫困县的市场化产业发展,则要通过县国资平台“搭台”,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让产业扶贫和人力资源扶贫机构“唱戏”。
理清存量,才能创造产业增量,这是资本市场大有可为的领域。贫困地区的工业产业底子薄,往往把投资重点都放在旅游、农业领域。而现代旅游业已经从“打卡式”旅游需求向休闲式、度假式等多样化需求发展,这种旅游消费升级趋势让贫困县的招商引资只能对接全国性龙头旅游品牌企业,只能承诺更多的产业补贴政策,这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县财政捉襟见肘。现代农业也是如此,技术含量高的农业项目才有持续的市场和利润,这种重资产的产业特征,同样不是县财政能够长期承担的。
提升县域国资的经营效率,持续为繁荣县域经济“造血”。为了对接旅游和农业产业升级项目,只有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等优势品牌和产业资源,对接县国资平台,并把单纯的财政补贴转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权投资,把原来国资平台的财政补贴工具转为县域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功能,用混合所有制提升国资的经营效率,持续为繁荣县域经济“造血”。贫困地区缺少现代金融资产管理的人才和经验,需要东南沿海资本市场机构长期的专业指导。
越来越多的县域经济管理者,开始从顶层设计角度认识到了国资平台规范化的意义——承接国家的金融政策。县域国资经营管理平台公司把财务管理规范化,将存量资产、潜在债务的“家底”盘点清楚,个别条件好的平台公司甚至可以以新三板挂牌、主板上市为目标,尝试逐步披露年度财务报表。2020年初,在河北省阜平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中证焦桐与阜平县达成财务顾问协议,让金融从业者深入走访阜平县不同政府部门的各级干部和方方面面的县域企业家,力求以市场化手段帮助阜平县的国资平台梳理存量资产、规划支柱产业发展和多样化资产注入、未来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为阜平县经济持续发展注入现代金融的“底气”。
“防返贫”产业培育是中国扶贫事业的一项长期工作,县国资平台主要从民生角度,承上启下地完成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拾遗补缺,弥补县财政的制度性和灵活性不足,是未来很长时期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的领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编辑:王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