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纷纷“去金融化”的背后 |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巨头纷纷“去金融化”的背后 | 互联网金融

5

 
继京东金融、度小满、小米支付改名后,蚂蚁金服日前也变更为蚂蚁科技。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弱化金融、强化技术属性的趋势愈发明显,在“金融”变“科技”背后,究竟有何深意?业内认为,互联网金融巨头“去金融化”,一方面是因为近两年金融监管趋严;另一方面突出科技属性,并不会因此削弱金融业务,科技属性能够增强一家企业的资本估值。

 

蚂蚁金服更名蚂蚁科技

 

根据6月22日公开消息,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蚂蚁的全称已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此前,“蚂蚁金服”这一简称已使用6年。此次更名后,“金融”不再出现,由“科技”取而代之,同时区域标签“浙江”也被拿掉。

对于此次更名,蚂蚁方面回复称,“新名称意味着我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坚持创新,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超级明星企业,不想成为“大象”的蚂蚁,仍然成了巨无霸——业务涉及支付、银行、消费信贷、保险、基金、征信、评级、金融云、数据库等。最新一轮融资后,市场对其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其最重要的板块——支付宝用户数超过12亿。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蚂蚁技术收入的占比越来越高。预测显示,到2021年,蚂蚁来自技术服务收入的占比将提升至65%。换句话说,蚂蚁的收入构成,越来越倚重技术服务。

蚂蚁金服更名早有迹象,从5月开始,支付宝APP开屏界面显示为蚂蚁集团,部分高管也以蚂蚁集团身份对外亮相。在日前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井贤栋也已冠上蚂蚁集团董事长的头衔。

“蚂蚁的更名从自身角度来说,更加适合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加迎合监管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此前监管已经下发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蚂蚁更名科技集团,无论从自身角度还是迎合监管角度都比较明显。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持有金融牌照,更名是大势所趋,但不是去金融化,只是更突出科技属性,并不会因此削弱金融业务。另外,目前C端客户市场已经瓜分殆尽,但TO B和TO G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改成科技公司则更强调科技输出,对未来拓展TO B和TO G市场是比较有利的。

互联网巨头纷纷“去金融化”的背后

2018年开始,在金融强监管下,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巨头们掀起了“去金融化”的浪潮,并纷纷向科技公司转型。包括蚂蚁金服在内,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巨头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除腾讯之外,其他均已在原有名字中撕掉了“金融”标签。

2018年9月,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科”,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加大在数据和技术上的投入,并称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2019年4月28日,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拆分后百度金融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金融”,实现独立运营。随后,度小满金融更名为“度小满科技。

除去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巨头之外,2019年9月,小米支付运营主体“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也更名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1月,美股上市的拍拍贷也宣布更名为信也科技集团。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到新消费服务或数字服务,均是大势所趋。另外,从这些头部公司看,其金融服务也是扎根于互联网,扎根于技术,其基因和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也不同,代表着金融业务发展的方向。

董希淼坦言,从另一个层面看,更名对公司自身估值有提升的作用。从全球来看,金融类公司估值普遍不高,但科技类公司则容易讲故事,估值反而高,也更容易为未来上市做准备。

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看来,无论从合规监管还是从自身板块估值的角度来看,整个互联网金融突出科技,淡化金融都将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