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外汇占款形成机制新动向


【独家】外汇占款形成机制新动向

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佩珈

本文编辑/《清华金融评论》孙世选

 

20145月份,央行口径新增外汇占款为3.61亿元人民币,创20137月以来的单月最低。外汇占款与汇率预期、贸易投资的变化、居民持汇意愿等紧密相连。当前,外汇占款的调整既是顺应居民持汇意愿上升、经济周期下行的合理调整,也预示着外汇占款形成机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佩珈在《清华评论》2014年第9期总第10期撰文分析了外汇占款形成机制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应对外汇占款机制变化的对策建议。

 

外汇占款的演变历程

2005年新一轮汇率改革以来,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顺差和外商投资大规模流入,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背景下,央行被迫收回美元、释放外汇占款。截至2014年5月,央行外汇占款已由2005年底的6.2万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7.3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占款的演变历程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外汇占款持续较快增长,个别月份曾出现负增长。2005年以来,月度新增外汇占款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但是,在2011年四季度、2012年的个别月份以及2013年6月这三个阶段也曾出现过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外汇占款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2011年四季度外汇占款下降较快,是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加大了美元资产的避险作用,部分外汇资金回流发达经济体。2012年的4月、5月和11月,外汇占款再次出现负增长,这主要与贸易顺差收窄、外汇存款增长较快等有关。2013年6月,外汇占款负增长则主要与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金融机构加大售汇操作力度回补人民币流动性有关。

 

此轮外汇占款调整的原因及影响

总的来说,此轮外汇占款调整是顺应居民持汇意愿上升、经济周期下行的合理调整,但也不排除热钱流出的潜在风险。从资金利率价格、整体流动性状况等指标来看,当前还看不到明显的热钱流出迹象,但是,考虑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较快、美国定量宽松(QE)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全球资金流向正在发生改变,不排除热钱流出的可能性。

 

发展前景

展望下半年,随着出口的持续改善、人民币汇率的止跌回升,新增外汇占款环比大幅下跌的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外汇占款低速增长,2014-2015年这两年,年度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由年均增长2.4万亿元下降至1.5万亿元左右。考虑到影响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条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外汇占款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1.出口增长放缓,资金净流入将稳中有降

过去十年内,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并带动外汇占款的大幅增长。近年来,随着外部需求的减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出口也由此前的“超高速增长”回调至常态增长,这决定了贸易顺差或将进一步收窄,导致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2013年,贸易顺差/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由2007年7.5%下降至2%。预计,2014年,出口增速有可能由2013年7.9%下降至4%。

2.汇率保持双向波动态势,居民持汇意愿上升

2014年以来,在经历了4个多月的持续贬值后,6月份人民币汇率又开始略有升值。汇率双向波动的加快形成,有利于减少热钱的持续流入,增加居民的持汇意愿。基于中国日趋稳定的经常账户顺差,以及政策当局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决心,未来两年内,居民持汇意愿还将进一步上升,并推动外币存款增加。预计,2014年,新增外币存款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相比2013年增长超过5倍(主要因为2013年新增外币存款基数较低)。

3.对外投资加快,资本输出规模增加

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也不是资金不足,而是产能相对过剩,这要求从全球视角化解,加快对外投资。目前,这一进程正在提速,截至2013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为901.7亿美元,年度投资规模约为2006年的5倍。预计,2014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有望超过1200亿美元,相比2013年增长超过30%。

 

对策建议

此轮外汇占款的调整显示外汇占款机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整体利大于弊,调控政策应适时而变,顺应外汇占款增长的新变化。

1.要抓住居民持汇意愿上升的有利时机,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由此前的超高速增长回调至中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明显,并带来热钱流入的减弱、居民持汇意愿的上升,这将为汇率改革带来有利的时间窗口。一是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从日中间价管理转变为年度波幅上下限管理,可考虑人民币/美元每年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5%。二是根据贸易格局的新变化,调整“篮子货币”的构成及权重,适当降低美元权重,加快人民币在东南亚国家的区域化使用。

2.要顺应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的新变化,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性

当前,外汇占款的减少,将一定程度上加大整体流动性压力,但却更有利于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要求,适时而变,主动调整。一是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引导对市场非理性预期的纠偏。二是考虑到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的资金虹吸效应,货币政策宜采用定向宽松策略。三是创新流动性调控工具,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

3.加快藏汇于民,全方面满足企业和居民“走出去”的需求

藏汇于民,既能够解决外汇资产集中于货币当局,又能满足企业和居民“走出去”的需求。一是逐步取消居民结售汇规模和频率限制,全面满足居民海外留学、投资置业等方面的用汇需求。二是清理企业意愿结售汇下的隐形行政限制,打通企业对外投资各环节的政策障碍,鼓励企业购买并持有。三是丰富外汇金融产品,满足居民的外汇投资需求。

4.关注热钱流出的潜在风险

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资金对于中国经济前景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或将发生逆转,一旦经济出现硬着陆迹象,热钱有可能以各种形式流出。建议加强热钱的监测,做好预案防止汇率的大幅波动,必要时出台资本管制措施。

(本文摘编自《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9期总第10期“外汇占款形成机制的新动向、前景及应对)

( 阅读全文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