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不“保密”能暴露多少贪官
by 基金评论 2014-05-08 13:32:03
中国可以利用瑞士银行税收信息自动交换等机制,调查、打击国内一些贪官、富人的偷漏税乃至贪腐犯罪行为;有关部门在反腐中,也应更积极主动利用瑞士银行的不“保密”原则。
5月6日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即“信息透明协议”。根据这项新标准,延续几百年的保护银行客户隐私传统就此终结,瑞士账户再也不那么“保密”了。
瑞士银行长久以来是“避税天堂”的代表。“避税天堂”的存在,令各国贪官、黑社会洗钱和藏匿资产成为可能,而账户保密制度则让对上述经济犯罪行为的追查困难重重,一些利用“避税天堂”低成本设置的“皮包公司”,在国际市场进行不规范操作甚至欺诈业务,事发后便人间蒸发,也令各国感到棘手。
现在瑞士银行表态不再“保密”,之所以能在国内也引起巨大关注,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将之视为反腐的利好消息,网友们调侃的也是,今后贪官钱财往何处藏。瑞士银行信息在打击逃税和反腐中的作用,此前已经被一再验证。比如前几年中国台湾方面,就曾到瑞士调查陈水扁的账户。
现在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只要所交换信息仅与税收目的有关,瑞士的银行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自动交换信息。”尽管其将自动交换信息的范畴,限定在“税收”目的,但各国经验表明,严查偷漏税行为,就可以从中发现大量贪腐线索。网上曾流传,在反腐压力下,一些贪官将财产转移到了瑞士银行。这些消息此前无法核实,但现在则可以利用税收信息自动交换等机制,调查、打击国内一些贪官、富人的偷漏税乃至贪腐犯罪行为。
在“税收目的”之外,有关部门在反腐中,也应更积极主动利用瑞士银行的不“保密”原则。根据和瑞士签订的相关协约,中国可以通过个案合作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有关方面可按照法律程序,确保全面掌握涉贪官员的犯罪罪行,尽最大可能挽回贪腐官员造成的损失。
此次和瑞士签署协议的国家、地区多达47个,尽管其中有一些并非“避税天堂”成员,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前“避税天堂”已纳入其中,为建立真正的全球金融监管,迈出坚实的一步。预计经合组织年内可能公布“黑名单”,对少数继续坚持当“避税天堂”的国家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也就意味着,有些人要想通过境外银行避税或者“洗钱”的难度越来越高,但前提是国内相关部门要善用这些“新规则”,加大对公民海外资产的核查。美国联邦国税局在2011年公布《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就要“彻查”美国公民和外籍美国绿卡持有者的海外资产。中国对富豪或贪官海外资产情形,也要加强监控。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