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需要大数据


小微金融需要大数据

文/薛洪言,第一财经资讯(微信)[洪言微语]专栏作家
小微金融绝对算得上近年来银行界的热点话题,不仅国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商业银行自身也多方探索,尤其是从阿里小贷的成功中看到电子商务类小微业务的潜力,全力介入电商金融业务,热闹非常。一边是银行自建电商平台的热潮正起(有代表性的是建行善融商城、交行交博汇、民生合一行以及工行近日推出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等),另一边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等银行又推出直销银行的概念。热闹的背后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对线上小微企业的争夺,然而,术业有专攻,笔者并不看好银行借自建电商平台突破小微金融的行为,笔者认为发展小微金融要突破电商平台模式,大数据才是破局之道。
一、小微企业业务是银行业应对金融脱媒的破局重点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大型企业脱媒是大势所趋,也在加速进行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紧跟客户步伐,更多介入直接融资业务,向国际先进同业靠拢;另一方面,则必须要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解决大型企业脱媒导致的信贷承接问题。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在跟随大型客户介入直接融资业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倒逼中小型银行只能在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方面拓宽生存空间。中型企业是银行传统客户群体,也是众多中小型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中小型银行凭借着灵活的审批机制和多年的市场深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小微企业才是其破局重点。
二、积极介入电商平台建设,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一直是困扰整个银行业的难题,银行业也从未停止过积极探索。除了继续对优质的小微企业提供传统信贷产品并积极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外,近年来大行其道的产业链融资、小微企业联保互保、积极探索放开新的质押方式(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股权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等都可算作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业务方面的成功探索。实践中,近一半小微企业难以提供足够的抵质押物,近三成小微企业甚至不能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数据。产业链融资、联保互保以及质押方式的宽松等从本质上并未突破以抵质押担保为核心的传统风险控制技术,因此难以解决大多数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银行业探索之时,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电商系小微贷款业务给了银行业很好的启发和刺激。凭借电商平台上积累的企业历史数据和对线上企业销售端的控制,电商企业可以高效、规模化地叙做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正是电商平台对于线上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的先天优势,让众多银行羡慕不已,纷纷涉足电商平台建设。银行业的跨界,本质上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的又一次积极探索。
三、银行借自建电商平台突破小微企业业务,发展空间并不大
银行建电商平台,看上去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体现了银行业积极探索、大胆求证的精神。然而,笔者看来,银行借自建电商平台突破小微企业业务,发展空间并不大。
一方面,电商平台的寡头垄断时代已经初步成型,银行已经错过最佳时机。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线上的商品越丰富、消费者越认可、会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形成正向反馈,大者愈大、小者愈小。国内几家电商巨头,在全商品领域仍然是淘宝一家独大,相同定位的腾讯拍拍市场份额要小得多,百度有啊则在运行不足3年后于2011年关闭;而京东、苏宁、当当、凡客等电商的崛起更多依赖在特定品类商品上获得消费者认可,在全商品领域仍然难与淘宝抗衡。在具有马太效应的市场,寡头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撼动,银行已经错过最佳时机。此外,银行缺乏互联网基因,自建电商平台并无优势。如果说互联网巨头百度自建全商品电商平台仅维持不到3年的时间、淘宝外的其他电商也多是在特定商品领域成功突破的话,笔者实在看不到商业银行有何优势、又能维系多久。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主要针对线上成长起来的小微企业,客户群毕竟有限。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崛起以来,大量小微企业客户依赖这些电商平台而生,电商平台能够完整、真实地掌控小微企业的销售数据、客户满意度等核心信息,并据此能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电商平台成功介入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线上小微企业数量毕竟有限,又已经被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电商系小贷公司抓住先机,商业银行难有大作为。
现阶段,银行要涉足电商金融领域,与其自建电子商城,不如加强与电商巨头的合作来得更现实,但主要精力仍应放在线下。毕竟,大量的线下小微企业才能为银行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才是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真正的蓝海。
四、构建以银行为核心的跨界大数据,是小微企业业务突围的关键
发展线下小微企业业务,关键在于对线下小微企业完整、真实信息的掌控。对于大量线下小微企业而言,其有效信息分散在其供应商、下游客户、物流企业、税务部门、海关、银行等部门中,缺乏有效整合,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银行掌控的企业资金流信息为例,不可否认这些信息具有很大价值,但由于资金流信息根据企业产业链状况而分散在多家银行系统中,银行间资金流数据缺乏有效沟通和共享机制,使得任何一家银行都难以掌握完整的资金流信息链,从而难以对企业的信用风险作出有效评价、亦缺乏必要控制手段。而即使企业的资金流均沉淀在同一家银行,由于企业资金流信息与真实销售行为存在较大背离,银行也需要通过物流信息、税务信息等进行交叉佐证。因此,对大量线下小微企业而言,融资难问题始终存在。
要掌握小微企业完整、真实的信息,需要对企业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以银行为核心的跨界大数据。对任何一方而言,这看上去都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然而,随着物联网、信息化建设和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为这一构想提供了可能。无线射频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企业库存管理、配送和物流优化等产生巨大改进,同时也沉淀了大量数据信息;中国即将着力推进实行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能有效解决目前不动产信息孤岛化、分散化的问题;央行支付系统中沉淀着完整的企业资金流信息,是有待整合挖掘的巨大宝库;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以及蓬勃发展的云计算和语义网,使企业行为越来越透明,也会沉淀企业大量信息数据。大数据技术的开源性和资本对大数据的追捧使得各类数据库建设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将高度分散的无效点式信息汇集组合成有效链式数据,形成各类信息的数据云。基于数据的分享越充分、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的特点,各类数据云的分享机制会越来越开放,为构建一个以银行为核心的跨界大数据提供了可能。
届时,受益于各类信息的交叉印证,判定小微企业的信用将非常容易,大大提高银企信任度。在此背景下,信用贷款会变成相对容易的一件事,银行小微企业业务会获得全面发展,小微企业融资难将不复存在。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化服务也会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五、商业银行的有益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真正到来尚需时日,在此之前,银行并非没有发挥空间。长期来看,以银行为核心的跨界大数据的构建,会解决整个小微企业群体融资难问题。短期内,银行加强对自身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建设,提高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提升产品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将有助于解决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也有助于银行自身数据云的构建和完善,为中长期内整合连接更多数据云构成信贷信息大数据创造条件。具体来讲,银行业应该基于自身的数据分析构建小微企业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分散区域、产业、行业布局来降低风险集中度,形成专门的小微贷款技术。做小微企业起家的富国银行,88%的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担保,通过系统整合,网页接受申请,每年可以处理200万笔业务,这是中资银行应该学习的方向。
在这方面,国内银行已经开始了有益探索。2005年11月,包商银行从德国国家项目咨询公司引入IPC微小企业贷款技术,并结合中国市场情况进行改良,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包商银行正视小微企业缺乏优质抵质押品、没有完整财务报表数据等现状,通过增加人员投入达到从关联方、多维度获取企业足够信息的目的,并基于此构建一套“重分析、轻抵押、交叉检验”的小微企业信贷评价技术。可见,包商银行掌握小微企业完整、真实信息的方法是增加人员投入,本质上把小微企业贷款变成一项劳动密集型业务,短期内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事实上,国内不少中小银行的信用类小微贷款产品实质上都与包商银行有相似之处,即通过增加人员投入来换取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在特定领域均有不错表现。但此类业务也正因为其较高的信贷人员数量要求使之不具备太大的可推广性,大范围推广也不具备经济性,因而对其他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借鉴意义有限。
相比之下,大型银行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相关探索,可能更有推广价值。2013年初,中国银行推出微型金融模式,主要针对年销售收入2500万元以下,贷款金额350万以下的微型企业客户群体。基于对小微企业历史信贷数据的分析,中行在大数定律基础上对微型企业的“情景规划、评级体系、授信流程、定价模式”等风险控制手段进行优化,建立了“重实质信贷风险、轻抵质押物”的纯信用授信模式。自该模式运行以来,77%的授信为纯信用授信,在微型金融领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探索,值得同业去借鉴。2013年9月,招商银行“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该平台整合了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网上银行、海关、仓储物流服务商等供应链相关信息,构建了主要针对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局部大数据。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该平台能够将订单、应收账款、存货和运输仓储等多元商流信息进行分类归集并传递至所需的供应链各方,从而大幅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实现融资等金融服务的“客群定位下移”,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