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利率市场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中国当前主要的努力方向不应当是单方面地短期刺激内需,而是通过结构调整来改善投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失衡

 

近年来,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下降趋势。潜在增长率的下滑,既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挑战,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需着力摆脱高增长依赖症,切实转变发展思路,通过不断改革来释放红利,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已降速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起,中国经济已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不过,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7.9%下滑到7.7%,二季度又下行至7.5%,不过第三季度回升至7.8%。中国经济增长降速,既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与中国自身发展条件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概括起来,主要缘于周期效应与结构效应。

 

周期效应指经济周期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明显,贸易依存度超过60%,全球景气的变化会明显影响中国经济的表现。当前,美、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迟缓,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明显减速,特别是一些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大变数,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波动和下行压力。

 

结构效应指经济体自身的要素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经济发展转型,而这正是中国本轮经济增速下降的内在根源。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不仅仅有上述的周期效应的影响,也是潜在增长率持续下滑的体现。

 

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和机遇

 

从其他国家的历史教训看,如果维持经济长期增长的原有机制和发展模式,由于路径依赖而被长期锁定,以致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经济社会系统性风险,则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滞缓的风险。对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等国来说,则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中国如何延缓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避免经济硬着陆,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呢?潜在产出决定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率,而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三大类,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又分为经济结构因素、制度因素和科技因素三大类。

 

要延缓潜在增长率的下滑,需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结构调整。跟以前的改革相比,中国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也逐步下滑,因此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在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急剧缩小,“后发优势”逐步减弱。要延续“后发优势”,就需要中国更多地靠自主创新来实现科技上的突破。中国经济需要加速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结构调整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提高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既有助于提高中国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潜在增长率。

 

从“供给端”发力应对现实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需要理论创新,借助“新供给经济学”,从“供给端”发力应对现实挑战、破解“瓶颈”制约。一些学者习惯以“需求端”思维思考问题,他们从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观点出发,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出口增速下降、投资增速难以为继、消费增速难以提升的状况,投资、消费和出口都难言乐观。他们强调中国私人消费占GDP比重过低,由此倡导要靠提振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纵观西方经济学理论,没有任何经济理论认定消费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能提供确凿的证据。凯恩斯理论也仅仅是认为消费需求可以在短期内影响GDP波动,但前提是经济危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GDP产出低于潜力水平,因此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可促进GDP恢复。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是从需求角度分析问题,在价格水平变动较小或供给富有弹性且稳定情况下,需求增长可以拉动供给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需求增长并不必然促进经济增长,它是经济增长的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商品供给弹性不大且价格富有弹性时,需求增长只会导致价格上涨,商品产量增加很少,经济会出现“滞胀”。

 

根据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定义,增长的动力只能来源于产出能力的增加,而投资形成的产能和基础设施是形成长期供给能力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本质是供给的增长,没有供给增长,不是真正意义的经济增长。

 

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都表明,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实现也必须以相关领域的投资为基础。

 

事实上,中国最终消费支出的实际增长已连续两年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中国包括政府消费在内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是高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的。从动态角度看,即使消费率较低,但只要维持较高的经济和消费增长速度,假以时日,也能使消费者获得较高的消费水平。

 

中国对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模式要有自信。至少未来20年至30年内,投资仍应是中国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中国当前主要的努力方向不应当是单方面地短期刺激内需,而是通过结构调整来改善投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失衡。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速度

 

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放缓并不可怕,需要避免的是经济的“大起大落”。即使考虑人口增长因素,未来几年,只要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就可以完成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双翻番”目标。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经济增速如果保持在7%~9%的区间内上下浮动,就能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国要追求的比较理想的速度。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经济有不少议论,担心中国出现一些国家曾遇到的增长过早放缓问题,甚至“硬着陆”。对此,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中国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

 

增长阶段转换期的宏观政策主基调是“托底”,而非“推高”。今年以来,中国政府明确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限”和“下限”,防止过度波动。明确“下限”是要稳增长、保就业,GDP从以前的两位数增长到2011年9.3%和2012年7.7%,再平稳过渡到今年7.5%左右。明确“上限”是要防通胀,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3.5%左右。同时,制定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相配套的宏观政策框架。只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政策就保持基本稳定。

 

稳中求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学者们在研究应对潜在增长率下降时给出的较一致的策略是要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性资源配置,打破垄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适时推进利率、汇率和要素价格改革。二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加快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改革。

 

经济改革当中包含金融改革。李克强总理今年9月份指出,中国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并推进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前不久中国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措施,这也会继续推进。中国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比如,正在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同时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

 

近期中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势头,这令决策者坚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一定能实现。今年11月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会上将确定新一届政府的施政方向,并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中国发展前景光明。以转型促升级、以改革添后劲,努力形成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将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并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本文为《清华金融评论》2013年11月试刊号利率市场化专题文章《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