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提升我国金融服务农文旅融合的质效 | 宏观经济
by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2-26 08:55:47
我国农文旅融合行业已逐步进入黄金发展期,未来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国银行业及时整合产品,迅速跟进了热点项目,但面对农文旅融合本土化、强周期、跨行业的特征,我国相关服务的针对性不够强。本文建议我国银行业后续着力于促创新、搭平台、强机制,“三位一体”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补链延链拓链效果显著,特色项目加速集群发展
农文旅融合,即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休闲为形态,形成农文旅有机结合、各自带动、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新业态。近年来农文旅融合发展迅速。要分析金融如何支持农文旅融合,还需要更加准确地考虑宏观产业链变迁和微观热点项目特征。本文借鉴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中心(GaWC)测算城市产业水平的方法测算农文旅融合市场,结果表明,相关产业补链延链拓链效果显著,一批特点鲜明的项目正加速集群发展。
补链、延链、拓链效果显著
补链方面,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客观上形成补链的效果。我国农文旅行业缺乏类似迪士尼这类自身产业链完整的企业,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必须依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2019年后,我国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深挖文化产业资源,推动了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财政对县级文化产业的支持金额,从2019年的548亿元,增至2022年的659亿元;县域文旅事业费从2015年的1063亿元,增至2022年的1173.2亿元。据全国工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我国年新注册县域文化相关企业数,从2020年的7.16万家,增至2023年的9.45万家。截至2023年底,我国县域文化相关企业共有68.33万家。
延链方面,农文旅产业链涉及主体大幅扩大。受大型企业下沉县域乡村、农文旅IP大量产生等影响,核心主体持续下沉,延申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大量增加。从核心主体看,国有文旅集团是核心开发运营主体,但县域文旅集团的数量越来越多。截至2023年末,我国拥有国有文旅集团公司862家,其中省级国有文旅集团48家,市区县级国有文旅企业636家。县域文旅集团一部分由政府平台改制而来,注册时间较早,另一部分主要在2018年后注册设立,累计增加了157家,且这部分主体的形成方式更加多样,更突出财政间接持股。从延伸主体看,周边产业主体,从民宿企业扩大到更多文旅相关企业。从2019—2023年,乡镇旅游相关企业数持续增加,新增注册量以年均18.08%的速度提升,其间共新设62.55万家。截至2023年末,超6万个行政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保持经营状态的乡镇旅游相关企业达58.4万家。乡镇文旅相关企业数在2020年后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共有8.6万家。同时,2018年后新注册的乡镇旅游相关企业已有5.9万家退出经营,占比9.4%,其中大部分是农家乐/特色民宿类企业,显示出以特色民宿、人造古镇为代表的存量乡镇旅游主体,正快速更迭为新兴农文旅融合主体。
拓链方面,农文旅融合呈现多主体联动、多产业融合状态。农文旅根植县域乡村,文化与旅游触点增加,加速了农文旅拓链。多主体联动方面,2017年后,随着政府举债融资趋严,以地方政府、国资文旅集团、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独立开发的项目大幅减少。目前主流开发模式,是政府提供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由国资文旅集团、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以协议方式引入或委托专业文旅公司/团队、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运营。从2023年15家入选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示范县看,开发主体已扩展至产业龙头企业、资本运作企业/房地产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更多类型。多产业融合方面,从上游的产业整合、土地运作、知识产权(IP)开发,到景区规划建设、资本运作和产业发展,再到下游营销获客和运营维护,均涉及更多跨行业公司。新签约项目方面,据迈点研究院统计,2024年一季度,国有文旅集团新签约的230余个大中农文旅项目,多呈现“跨界融合”特征。
热点项目联动特色产业加速集群发展
伴随着农文旅产业链演化,农文旅热点项目加速发展,呈现出联动特色产业集群的特征。
在热点项目发展速度方面,近年来农文旅热点项目大量产生,发展迅速。旅游百强县中“文旅融合百强县”的数量从2019年的28个,加速提升至2023年的45个。传统乡村旅游地区在民俗文化带动引流下,沉浸式歌舞表演等农文旅新业态大量产生。相关新业态显著推动传统乡村旅游地区发展。
在联动本地特色产业方面,文旅融合100强县中,有82个县拥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或农业产业强镇。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期间订单量前十的农文旅项目,都具有本土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支撑。
在集群发展方面。目前我国农文旅热点项目、文旅融合百强县、乡村旅游重点村等集中于西南和华东地区。考虑到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也集中在西南和华东地区,且东部地区的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和县域文旅财政配套投入更多,后续西南和华东地区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也更具有资源禀赋优势……
阅读全文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2月刊总第135期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