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吴晓求:深刻认识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 | 封面专题

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
494 views

20200729095248

中国金融发展到今天,结构性变革非常强烈,这种结构性变革的核心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也来自金融功能的变化,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顺应了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趋势。金融结构的变革也引发了金融风险结构的变化,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金融结构性变革的趋势。

 

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发展的逻辑基础

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有相当大的重叠,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1万美元,在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贫富差距仍相对比较大,但高净值客户规模也越来越多。在人均GDP很低时,资产管理需求并不强烈,因为那时人们主要是解决吃饱饭的问题。现在中国社会整体已经进入小康,对财富管理或资产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的金融体系和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基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金融体系所提供产品供给的多样性趋势非常明显。基于这样的变化,加上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客观地推动着金融脱媒的加速。中国金融脱媒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政策限制,我们有意和无意地在阻止脱媒速度的加快,但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金融脱媒是大势所趋。

金融脱媒来自融资者的需求,也来自投资者的需求,两者叠加推动着金融脱媒的加速。金融脱媒的加速客观上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融资的市场化,或者投资产品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必然现象。

中国金融发展到今天,结构性变革非常强烈,这种结构性变革的核心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只是金融结构变化的表象特征,深层次来自金融功能的变化,来自金融产品结构的多样性。随着金融结构多样性的出现和脱媒的推动,中国金融的功能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一种金融体系的金融功能,主要是通过产品结构的多样性来实现和完成的。目前在中国金融体系、金融产品的结构中,证券化金融产品(不包括非标部分)规模已得到了迅速增长,比例在逐步提高,意味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由过去比较单一的融资功能,慢慢演变成融资和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并重的多元时代,或者二元时代。这个时代已经来临。

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顺应了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趋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为。要深刻地看到中国金融结构性变革的趋势,才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才不会出台一些阻碍中国金融现代化、阻碍中国金融脱媒的政策。

从过去一些年的经历可以看出,我们在理论上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样一种基本趋势。中国社会的实践呼唤金融市场的发展,呼唤金融产品的多元性。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推动了中国金融的结构变革,推动了中国金融的多样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市场化是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基石。市场化的核心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资产缺乏流动性和透明度,就没有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的未来。

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的核心要点是,市场要有足够的透明度,透明度是改善风险管理最基础的保障。没有透明度,没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就像在黑洞中进行资产管理,风险是巨大的。没有市场足够的透明度,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现代金融最核心的元素是透明度,这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财富管理,都是现代金融最重要的功能。现代金融也有其他的功能,但这是其最核心的功能。所以,推动市场化,提高市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一项基础工程。

深刻认识中国金融风险结构的重大变化

风险结构来自金融的资产结构。金融资产结构的多样性,带来了风险的多样性。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已经变成二元了,由原来单一的机构风险慢慢过渡到机构风险和市场风险并重,由原来的资本不足的风险过渡到透明度不足风险、资本不足风险并重的时代。

过去监管的重点主要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现在除了对金融机构监管以外,很重要的是要对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对透明度的监管变得同等重要。因为,透明度的监管主要面对的是资产管理或者财富管理的产品,主要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以及投资者的一种风险管控。如果没有透明度监管,风险是不可能管控住的,仅靠道德约束和自律是不够的。

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有足够的认知。因为风险结构发生了变化,监管的改革要随之推进。理论政策对相关的一些概念的认定要规范,法律要给出非常明确的边界。法律边界的确定,对于完善金融监管非常重要。金融监管既有交集,也有边界,也有合作,核心是要降低市场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从理论到现实,对监管和风险的认识,可能是我们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和资本市场重要的认知前提。

本文根据作者2020年7月7日在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课题报告发布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8月刊,2020年8月5日出刊,编辑:王晔君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