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周延礼:化危为机,保险业要做好这篇大文章 | 财富管理

文/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
1283 views

1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保险业产生了明显影响,对寿险和财产险的承保业务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当前,国内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而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疫情带来的考验,保险业将如何调整自身方向,应对挑战,谋求发展,这是疫情后,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议题。笔者认为,如何把危变成机,保险业今年要做好这篇大文章。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笔者认为,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受益于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和科技布局,保险业今年还是有望在下探底部后,实现U型增长。

化危为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为风险兜底的保险业也不例外。比如,人身险方面,受限于线下渠道,传统的开门红节奏被打乱,新单业务受损。

笔者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社会都造成了影响。比如说,疫情发生后,大家居家隔离,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网上交流情况变多,一种“非接触性”的经济模式出现了。

疫情对保险业影响也是巨大。很多保险企业员工都选择了线上化的展业营销模式,这也是一种新模式。目前寿险业有870万代理人,其中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保持对客户的服务,这也是一种新探索,甚至是一种疫情倒逼出来的新服务模式。

通过转战线上化,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已经降到一定程度。今年前4月,财产险实现原保费收入4016亿元,同比增长3.29%;人身险实现原保费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4.6%。

疫情考验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保险业也不例外。如何把危变成机?

笔者认为,此前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很多问题被掩盖,但是经济下行,疫情突发,一些问题浮出水面。但是,应对这些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保险行业,都是有所准备的。

以农业保险发展为例,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这就为行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行业层面来看,保险业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战略。比如,为了落实国家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具体要求,银保监会专门下发文件,计划成立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等一些措施,来转移风险。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2.10%。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四部分“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强调“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在第七部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中指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这是给保险业发展提出了两条明确要求,也是对保险业发展的支持。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战略,都对保险业做了安排或者要求。

笔者认为,国家政策给保险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保险业应该借势发挥,乘势而上。疫情发生后,保险业的确面临困难和问题,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保险业主动有所作为,都是可以解决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保险业提出了“如何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新课题。

笔者强调,保险业在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当中完全可以发挥作用,而且不仅是一个经济补偿,更是稳定社会。

保险作为一个风险管理的工具,在有危机、有风险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比如,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的公共事件,甚至突发的社会事件等等。世界上通行的做法就是利用保险的机制来化解矛盾。

对于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要举一反三、深刻思考,以这次疫情为契机,保险业要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保险公司不仅是一个公司,更要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地有所作为,探索一些针对性、精准性服务。这是保险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突出保障

疫情在不经意间给所有人上了一堂风险管理课,很多人的保险意识开始觉醒,迈出了成为保民的第一步。

笔者指出,民众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或者需要,购买一定的商业保险,是很有必要的。此次疫情也对全民进行了一次保险普及教育,老百姓对自我保障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保险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民众需要一个思想认识的过渡期。此前,我国是计划经济,实行公费医疗,没有人自己拿钱买商业保险。但是随着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市场规律,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扩大再生产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又涉及到人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必须要有对应的商业保险来应对风险。

现在国家有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一个基本保障,有些病种尚未纳入其中。民众可以考虑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实现全覆盖。除此之外,还有新兴的网络互助,它们又扩展了病种,甚至不限病种。民众可以少交钱,实现长期保障。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在“421”或者“422”的家庭结构中,一对夫妇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能否把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照顾到位?

近年来,我国开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以保险给付的方式,为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今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笔者认为,长期护理保险从出台到运行已近三年,有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希望未来能够让社会资本进行参与,多种形式来解决长期护理保险问题。政府拿出一些引导资金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个人再适当支付一点,事情可能会推进得更快一点,服务方式更贴近一点,甚至解决社会关注的失能老人无人照顾问题,效率可能会更高一点。

面对中国正在步入的老龄化社会,笔者指出,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事业需要多方面参与。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妥善处理好基本社会医疗保障与个人储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等之间的关系,鼓励商业机构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中更多参与。

科技是转型抓手

疫情导致保险业务短期内增长承压,线下管理、经营活动受到制约,给保险带来传统业务模式、人才技术储备、客户开发维护等新的课题。

疫情倒逼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和改变,成为保险行业数字化、科技化转型的契机。疫情期间,不少公司针对线下业务、管理经营活动变化所推出的“云服务”“云办公”等,开辟了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笔者指出,保险+科技,应该是保险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的一个重要抓手。一定要做好保险+科技转型的发展模式。我们现在身处5G时代,也是信息技术转型升级的时代。科技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从这个角度讲,保险业一定要抓好科技研发、科技应用、科技服务,甚至科技管理,这几个方面要协同推进,综合布局。

金融科技概括起来就是ABCD,A是人工智能,AI;B是区块链,Blockchain;C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D是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就像大脑,区块链就相当于各个神经,大数据则类似于基因。只有把这些技术与保险业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保险,才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这几年保险业一路走来,应该说在保险+科技方面,行动还是比较快的。保险业在科技方面有创新,也有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设立,在线提供保险服务。

未来,保险+科技还是保险业要紧紧抓住的一个目标。其一,保险机构要注意底层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没有底层技术,就不会有基层数据应用。没有基层数据应用,就不会有广大用户。其二,保险业要吸引一批信息技术人才,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保险+科技的人才队伍,这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高度。

本文根据作者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的采访内容整理而成,编辑:秦婷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