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家德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本文编辑/彭晓云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结构失衡、资金缺口等问题日益凸显。当务之急是合理安排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养老责任,加快发展缴费确定型(DC型)养老金计划,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结构失衡、资金缺口等问题日益凸显,当务之急是厘清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责任,转变目前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不足的现状,加快发展缴费确定型(Defined Contribution,简称DC型)养老金计划,通过专业化投资运作,实现资金累积,逐步使其成为养老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不足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不断加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人。据全国老龄委预测,到2033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发展态势,再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政府、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性、不可持续性和不公平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不平衡性
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但是三支柱发展极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较快、起主导作用,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从参保人数看,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2亿人,而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只有2056万人,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也只有940万人次的有效承保人。从累计基金规模看,截至2013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1275亿元,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6035亿元,2013年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1533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大,二、三支柱的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亟待加快发展。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看,全球平均的第二支柱资产占GDP的比重将近40%,经合组织(OECD)国家这一比例接近80%,而我国企业年金占GDP比重只有1%;从就业人口的参与率看,我国企业年金参与率为2.67%,而智利、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英美等国也已超过50%。
不可持续性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不足45%,低于国际警戒线的50%,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由于没有任何养老基金积累,为确保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只能使用企业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个人账户基金被用来弥补社会统筹基金的不足,处于空账运营状态。二是国家财政支付压力巨大。2013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19亿元,最近3年每年多支出370亿元左右,财政补贴一直是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比例过去十几年基本维持在基金总收入的13%至14%。目前由于覆盖面迅速扩大,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仍大于支出,有多个省份已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三是基金未能实现保值增值。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只能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收益率难以弥补通胀损失,基金运行效率不高。目前市场化管理的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投资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不公平性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不同对象、不同地区的制度设计都存在差异,最突出的表现是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双轨制的不公平性表现在:一是缴费不公平,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无须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企业人员的养老金则需要企业和个人按一定标准缴纳。二是退休待遇差距很大。据统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比企业人员高2~3倍。三是上调机制不合理,在各地养老金增加方案中,存在新的不公平和不公平继续扩大的趋势。
如何构建一个强大、公平、可持续的,覆盖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思路,除了要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定基本养老保障、适度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外,更要大力发展DC型养老金计划,合理安排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养老责任,确保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动DC型养老金计划的发展
DC型养老金计划优势
● 第一,公平、透明、安全。DC型养老金计划简单易懂,缴费与待遇联系紧密,计算方便,投资收益随投资回报而变化,透明度高,可随时进行净值查询,便携性好,方便个人转移。可以降低企业负担,提升企业竞争力。监管相对比较容易和单纯,即使企业破产,个人基本不受影响,雇主和政府无须承担很大的社会后果。
● 第二,可定量、可持续。DC型养老金计划个人账户的资产实行完全积累,养老金的支付与账户财产积累是对称的,不会出现“空账运行”和收支不平衡的赤字现象。在相同供款缴费率条件下,DC型养老金计划在退休时的积累值将远大于收益确定型(Defined Benefit,简称DB型)领取额在退休时的现值,能够以更少的缴费率享受到与DB型养老金计划同样的替代率水平,是弥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有效途径。
● 第三,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DC型养老金计划是典型的长期性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近30年来不断推动DB型计划向DC型计划转型。1950年,美国的企业年金计划资产只占美国所有金融资产的3%,而到1984年就增长到16.7%;截至1998年底,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资产已经占美国整个股票市场股份的27.3%,占所有公司债券的17.9%。
● 第四,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DC型养老金计划能够形成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的养老基金,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由于DC型养老金计划的发展,促进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向更具弹性和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DC型养老金计划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企业年金是目前主要的DC型养老金计划。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时间不长,真正市场化运作从2005年至今,不足十年,无论是参与企业的数量、职工人数,还是累积资金规模,都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达到6.83万家,参与职工2112.05万人,累计养老基金规模达到6306.3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0%左右。从投资收益看,企业年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得到较好实现。自2007年以来,企业年金历年收益率的几何平均达到7.67%,体现长期投资和绝对回报的养老金投资文化在业内达成共识,为未来企业年金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DC型养老金计划的发展思路
发展DC型养老金计划是全球养老金财富管理的趋势,我国也要加快DC型养老金计划发展,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对象,全力服务于我国的养老保障事业。
● 一是尽快做大规模。个税递延政策已于2013年年底出台,被誉为中国版的401(k)计划,其导向性作用影响深远,必将有力调动企业和个人加入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企业年金将进入大发展时期,业务规模将会渐进式加速增长。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陆续启动,将为DC型养老金市场带来新一轮发展动力,并带动企业年金实现跨越式发展。各类机构要抓住这些发展契机,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扩大DC型养老金计划资产管理规模,在未来资产管理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 二是强化受托人的责任和作用。DC型养老金计划是一个牵涉广泛、环节繁多、流程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托人的责任重大,优秀的受托人不但可以出色地完成养老金计划设立、运营等一系列工作,还可以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多种无偿的增值服务。要进一步提升受托人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养老金计划的“管家”作用,实现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
● 三是加强投资管理核心能力建设。企业年金已经从营销时代向资产管理时代过渡,要继续秉持长期收益的投资理念,提升获取绝对回报的能力,根据企业年金性质,探索养老金投资管理规律,不断提升投资管理水平,培育企业年金投资文化,确保年金资产保值增值。
● 四是不断探索产品、服务创新。大力发展DC型个人养老金管理业务,为个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使之成为基础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有益补充。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强化市场竞争优势。深化自身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对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养老保障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加快DC型养老金计划发展的建议
我国企业年金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市场规模低于预期、管理费收入水平低、市场竞争压力大、投入回报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现结合企业年金,对DC型养老金计划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推动DC型养老金计划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是以立法的形式合理界定三支柱的定位。现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挤压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应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重,亦可先行鼓励中小企业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建立多样化的企业年金计划。二是进一步细化完善企业年金个税递延政策,扩大个人缴费享受税优的比例或者额度,鼓励和引导职工个人缴费。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个人积极参加DC型个人养老金计划,如推动个人养老保障业务发展。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一是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市场化运营。坚持市场化原则,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交给商业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做实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将其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一并考虑。二是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推行职业年金制度,缩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养老待遇的差距,逐步实现养老金并轨,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三是发挥养老保险公司作用。养老保险公司具备专业人员优势、运营管理优势和持续服务优势,建议放开养老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牌照,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
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完善监管机制。我国DC型养老金计划监管,应遵循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严格监控与鼓励竞争相结合、市场培育和综合监管同步进行的原则。通过立法监管DC型养老金计划的运营过程,继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培育,建立良性竞争机制,维护行业整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