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勇宏 华夏基金创始人
本文编辑/邢缤心
16年来基金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也带来了理财观念的革命。
这是一个激烈变革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
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居民理财需求不断高涨、监管机构“折篱笆”行动等力量的推动下,多年来蜿蜒流淌的“理财”涓涓细流终于汇聚成财富管理的洪流席卷中国大地。我们将有幸见证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行业在中国大地上迸发勃勃生机,有幸见证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财富管理舞台上各显身手,书写自己的传奇。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其中的也将成为伟大的一部分。
16年基金业发展历程
财富管理在中国方兴未艾,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时光倒退若干年,提及财富管理,我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西方富豪及为富豪们打理财富的瑞银、花旗等“管家”,这都是“高富帅”所关心的事情,与普通百姓并无多少关联。如今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及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高涨,忽如一夜春风,财富管理业在华夏大地快速绽放。
在财富管理业扎根中国的曲折发展历程中,基金无疑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对于普及、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起到了良好的启蒙及催化剂作用。纵观16年来,基金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也带来了理财观念的革命。
1998年以前,大部分居民收入不高,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理财也就无从谈起。先富裕起来的居民,理财意识也很淡薄,无非就是存银行、买国债。风险承受能力强、比较时髦的人们会买一些股票,也谈不上财富管理。
1998年3月,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笼罩下,中国基金业诞生了。专业的理财机构登上历史舞台。当时基金是新生事物,大家缺乏认识,不知道基金为何物,误认为基金就是基金会。很多投资者将基金当作新股纷纷抢购,上市后当成新股来炒并大幅溢价交易,甚至以市盈率来估算基金的价格。净值仅1元,市价却远高于单位净值,这在全球基金市场上都罕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期望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难度是相当大的。尽管如此,财富管理业在中国已经有了雏形。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0-2005年是中国基金发展史上极其艰难的岁月。股市持续低迷,封闭式基金大幅折价交易,基金“财富效应”并不明显。为此,基金公司主动求变,纷纷推出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一大特点是需要向投资者营销。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认知度不高,销售十分困难。基金公司尽管采取了多种营销手段,但收效甚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持续的基金营销客观上对普及投资者的理财意识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引入银行代销后,进一步推动了理财意识的普及、提高,并为日后基金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黎明终究会到来。2006-2007年涨幅超5倍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掀起了人们追逐财富的狂潮,人们对财富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民炒股在华夏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场牛市盛宴中,基金抓住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凭借优异的业绩广受追捧,实现规模“大跃进”。由于基金投资业绩技压群芳(以2007年为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128%,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仅4.14%。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以226.24%的收益率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赚钱效应”明显,居民购买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各大银行每逢新基金发行,就会出现深夜排队盛况,上百亿份基金瞬间被投资者“哄抢”殆尽。其中,2007年10月15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发行当日认购资金高达1162.61亿元,创下中国基金史上单只基金一天认购金额突破千亿元的最高纪录,这一纪录也足以傲视全球基金业。
几乎一夜间,基金将“理财”一词带进寻常百姓家,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中心话题。“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约1/4的城镇居民家庭投资了基金,基金规模大约相当于居民储蓄余额的1/6。基金大发展迎来了居民财富意识的大觉醒,彻底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理财观念,基金与国债、储蓄一样成为百姓普遍接受的理财方式。
2008年史无前例的大熊市令投资者财富急剧缩水,但普通百姓的理财意识却已点燃,纷纷投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及其他理财产品以求保值增值。与此同时,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理财需求,其他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各类理财产品,特别是信托、银行理财推出的高收益、刚性兑付产品备受投资者青睐,规模迅速膨胀。以信托为例,2009年末,其资产规模为1.5万亿元,2013年底规模增长至10.91万亿元,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而银行理财产品每年也保持着十几万亿元的发行规模。
2013年基金“渗透”互联网金融
2013年,对中国基金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互联网加速向基金业渗透。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联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该理财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青睐。在大半年里,余额宝规模迅速超过5000亿元,投资者超过8000万户,其增长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和想象。2014年初,腾讯公司联合多家基金公司推出微信理财通,考虑到微信使用人数之多(超过6亿用户),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短短大半年,互联网的介入已经颠覆了基金业的格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2004~2005年便出现货币基金热潮,其以高度流动性、安全性,在市场低迷时广受投资者青睐,是储蓄的替代品,也被称为股票型基金的“蓄水池”。如今股市无系统性机会,利率市场化加速,货币基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互联网介入后,完全打破了“门对门”经营的时空界限,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PC瞬间完成交易。因此,互联网能全天候地归集大量闲散小资金做大货币基金。
余额宝是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产物。互联网这一新技术工具在基金业的应用加快了货币基金的推广和普及,让成千上万的小储户享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好处,使得财富管理业由精英时代进入屌丝时代。余额宝通过高技术手段切入了高度垄断的储蓄市场,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化进程,对高度垄断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开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是肯定的。
互联网金融使理财进入千家万户的过程大大加速,同时对财富管理业及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互联网金融未来将取代金融机构的前台业务,颠覆金融机构的传统渠道,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显著地提高了效率。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因“渠道短板”长期受困于银行,管理费被挤占。如今这些机构可利用互联网技术绕开银行而直接与客户对接,若投资管理能力能进一步提升,这些财富管理机构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长远的竞争力。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快速发展,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互联网金融能走多远?在颠覆金融机构渠道的同时,能否改变财富管理的本质?“互联网渠道+良好的投资管理能力”能否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新型财富管理发展模式?
问题待解决,前景可期待
随着“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理念的推广、深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加快了创新步伐,中国财富管理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时代。银行理财、信托理财、券商集合理财、保险投资理财、私募基金、第三方理财等迅速崛起,与公募基金一道构成了多元化的理财市场。
当然,在财富管理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理财产品比拼收益率,刚性兑付成为潜规则;监管机构“九龙治水”(根源于分业监管架构),监管标准不统一,金融监管套利行为难以杜绝;“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诚信文化缺失,不实、虚假宣传或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财富管理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新兴的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存在许多问题,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值得期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全球财富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中国居民财富不断累积及中国经济转型将催生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加之利率市场化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将迅速崛起并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可预见的未来,财富管理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并深刻改变中国金融资产的构成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公募基金、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私募基金等管理规模将急剧扩大,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同台竞技,“百花齐放”,共同推动中国财富管理业的大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财富管理业的春天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