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习近平开经济座谈会的8大信号

 

导读

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虽然这并非习近平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阐述他治理国家的经济思路,但乃首次在多位知名经济学者面前表达了他对中国经济改革诸多问题的看法,值得市场人士认真学习研判。

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虽然这并非是习近平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阐述他治理国家的经济思路,但这是他首次在多位知名经济学者面前表达自己对中国经济改革诸多问题的看法。

 

三个关键词

 

参加此次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的经济学者有林毅夫、刘世锦、樊纲、李扬、王战、胡鞍钢,共6人。习近平表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今天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是落实这个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今后这种会议将制度化。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讲话中有三个词频繁出现,分别为“必须”3次,“加快”3次,“准确”4次。

 

在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时,习近平强调“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在谈及中国经济改革步伐时,习近平提出“要立足国情,根据条件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但习近平在提出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他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的经济思想

 

事实上,关于习近平的经济思想,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讨论都比较多。

 

今年4月21日,《学习时报》刊登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十论”》文章;5月份习近平赴河南调研,表述“新常态”这一新提法,迅速就有学者将这一提法命名为“习近平常态”;而早在去年就有日本媒体提出“习近平经济学”这一概念。

 

审视历次习近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表态可以发现,其经济思想未发生任何变化:

 

1、中国现在的所有问题的核心依旧是经济问题,必须把经济发展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没有经济发展就谈不了其他问题;

 

2、要想继续发展经济,发展好经济,就要加快经济改革,调结构(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民生保障等问题)不能因为稳增长而停止,在用好无形之手的同时,有形之手懈怠;

 

3、在加快改革的同时要准确把握好各种问题,改革速度很重要,但要方向和目标更重要,改善民生要守住底线。

 

八点观察

 

1、建设新型智库,听取专家意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料今后此类会议更加常态化、制度化。

 

2、总书记就经济形势听取专家意见,以往也有过,有的公布,有的不公布。但此次座谈会是十八大以来首次公开报道的由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经济专家座谈会。

 

3、我们分析,这次座谈会有可能也是为半年度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准备。半年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会总结上半年,部署下半年。对于市场关心的短期政策,需要在此次会议上才能较为明确。

 

4、座谈会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务院相关部门、部委负责人到场。从新闻联播画面看,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中办主任栗战书,中央财办主任刘鹤,中央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全国政协副主席、央行行长周小川,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等经济官员到场。

 

5、参会专家研究中长期问题者居多,这也符合本次座谈会的特征。

 

6、从内容上看,主要谋划长远,强调的是中长期问题,对短期增长速度问题基本没有涉及。这符合此次会议的特征。我们认为,中央和国务院在经济工作上基本形成了明确的分工,过度解读是没有必要的。

 

7、从重点上看,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转方式、调结构强调篇幅较大,用词力度也很大。“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8、平衡政策料将延续,市场需要观察和适应节奏变化。目前看,市场上关心的稳增长政策应无太大变化。

 

对于中国经济,与会“智囊”近期这么看

 

1、王战(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

 

近期观点:对三大变量要提前设置预警

 

王战在6月21日“中国经济转型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论坛上指出,今年上半年服务经济带动产业结构向好转型。中央将今年GDP目标从8%下调到7.5%也是因为第三产业创造就业的相关系数更强。

 

他还认为,房地产还没有到泡沫捅破的时刻,但迹象已显。房地产供过于求将出现在2016年,政府需要同时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产能问题这三大变量提前设置预警。

 

稍早,王战在4月18日的“卓越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表示,前几年的宏观调控太频繁,让市场和企业无所适从。而现在经济波动如果没有触碰底线,中央就不会出短期刺激政策。

 

2、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近期观点:力争一两年进入增长“新常态”

 

在3月份的201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刘世锦提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说法。他指出,力争通过一两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将转入增长新常态,或者“中高速稳定增长期”。期间需要经历一个底部的探明,之后6%至7%的增速将持续5年或者更长时间。与此同时,这意味着过去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驱动的投资高增长时代将结束。

 

对于楼市,刘世锦不认为将大幅上涨。他曾在5月中旬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近拐点,新增住宅需求峰值将在2015年前后,从基本供求上不支持房价大幅上升。

 

3、李扬(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近期观点:中国需要微刺激

 

李扬在6月14日“2014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坦言,中国经济面临着减速问题,不得不承认中国需要微刺激,而稳经济需要投资。要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等投资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对于地方债,则要“关后门”,将地方融资平台逐渐转化为国有甚至混和所有制公司,划清政府边界。

 

李扬还认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做法,将研发等纳入GDP产出统计中,新统计口径将增加GDP。

 

李扬还在4月末的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对城镇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很多农民表示不愿成为市民,目前而言城镇化的进程并不乐观,因此房地产是否还会继续繁荣还有待考证。

 

4、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行副行长)

 

近期观点:中国快速增长可保持20年

 

林毅夫坚信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巨大。他曾在多场合表示,从2008年开始,中国仍会有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期。他指出,自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是国际周期因素造成的,而非中国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或其他体制因素。与此同时,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主张

 

林毅夫近期因为与张维迎关于政府角色的论战再引热议。他上周在纪念经济学家杨小凯逝世十周年座谈上表示,市场没有政府协调更失败。中国过去35年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说明政府做的大部分是正确的。这与张维迎“政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更好”的观点针锋相对。

 

5、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近期观点:“两只手”优于“一只手”

 

胡鞍钢教授6月2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是统一互补的,且“两只手”优于“一只手”。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的作用少一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此外,胡鞍钢近期在《社会主义——中国成功的制度优势》一文中指出:要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凝聚人心,动员整个社会的各种资源,使国家统一强大。他还强调,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独特的党和国家集体领导决策制度和机制。

 

6、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近期观点:政府弹药充足,保7.5%无虞

 

樊纲在6月20日的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上指出,中国财政存量还有4、5万亿,还有项目没有动,今年上半年财政该花出去的钱还没有花出去,这个部分已经达到7.5%的水平。他认为,如果把手里的弹药发出去,下半年上升趋势有望。

 

樊纲还认为,一季度增长7.4%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而中国房地产在2010年就已经出现拐点并软着陆。

 

他指出,中国之前两位数的增长并不正常,伴随通胀和资产泡沫。中国还没有走完高增长道路,潜力巨大。今后几年GDP会保持在7.5%至8%。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管清友 李愿 张小龙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