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支付走向社交?这是一直缠绕我的一个有趣话题。
不久前,在一次论坛上,樊治铭(阿里系蚂蚁金服国内事业群总裁)说,支付宝钱包下半年会有重大改变,会做金融场景下的社交尝试。
樊说,比如孩子出生之后,可以在支付宝里面为他设立一个压岁钱账户。过年的时候,当孩子收到压岁钱(亲戚通过支付宝钱包打过来?),就可以放在这个账户里。这些钱又可以在余额宝招财宝等工具里面获得收益。
场景拓展下去,类似的还有大学班级的班费、打给父母的敬老赡养费、“更人性化的借条服务”……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拓展后的金融场景的社交对话。很显然,阿里经历了“来往”的失败之后(“来往”是一款和腾讯微信完全同构的产品,用第一名的方式追赶,不是第二名,而是很二),开始琢磨社交里面是否存在着细分市场,比如极简社交、比如金融场景社交、比如“有事说事”社交……
其实,思考这个问题最早的是马明哲,大约在2014年开年的时候,马明哲在一次沟通上会谈到平安壹钱包的社交金融规划。思路非常清晰宏大:
马明哲将整个策略包叫做“1333”。
马明哲当时说,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完全可以让壹钱包拥有很多可能性。让它成为“赚钱、花钱、省钱、借钱和打电话聊天”的电子钱包。赚钱意味着可以在壹钱包上买平安的各种金融产品、借钱就是电子钱包和信用卡打通了,可以透支、花钱就是壹钱包同众多其他电商(比如京东)、万里通的20万商家打通了支付购买、壹钱包还有朋友聊天、打电话、建群、AA分账功能、以及过年过节时发红包讨红包。
马明哲的意思很清晰,支付走向社交的途径是金融场景化,是垂直化的社交,也算的上是极简社交。但是,我们知道,马明哲的雄心暂时搁浅了。当然,这有各种原因。相反,在马明哲提出“红包游戏”之后,微信发动了“红包战争”,2014年的春节,属于微信红包。而2015年的春节,“微信红包”则大规模商业化,非常成功。
现在,拥有2.7亿活跃用户的支付宝钱包开始“支付走向社交”的艰难征途,拥有6亿多活跃用户的微信也正在丰富社交的线下场景和社交的金融场景。在“社交走向支付”的道路上,微信走得非常稳,也显示了腾讯专注产品主义的强大能力。
我认为,“支付走向社交”征途中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一直被人忽略了,没有人提及。那就是“场景的时间效率”——看上去有点像黑话,我先用一个简单的段子来解释一下。
尽管划拨钱是通过支付宝,但男女对话却是用微信。这个段子的核心是什么?微信最可怕之处在于,它是高频的,大家有事没事都会看它。A向B发出信息,因为AB都是高频使用者,这个信息不仅技术上是“即时”到达的,而且B看到之后对A的回应,也是“及时”的。请注意,技术上的“即时”和回应上的“及时”,是两个概念!“即时”和“及时”,这构成了微信的根本性特征。因为微信这款APP,占据手机数据业务时间的70%以上。大家的时间都被它占据了。
在这个段子里,女方要通过微信呼唤来获得及时回应,而男则通过支付宝来完成“献金事件”(当然,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来完成,所以这个段子是不是来自于蚂蚁公关团队?),划拨之后,女方又要通过微信这一强大高频的社交工具来给予评价。
试想一下,支付宝钱包社交金融最大障碍是什么?当A着急付点什么,发现自己钱不够,利用自己的芝麻信用积分(蚂蚁内部的个人征信系统)向社交朋友录里面的人打借条的时候,A发出了自己的需求,但是,B没有在这个时刻及时回应。因为B觉得支付宝钱包有事才用,没事不怎么打开看。等到B看到A这条需求的时候,这个需求已经“过时”了,A已经不在此前的应用场景中间了。A非常沮丧。在以后的日子里面,他使用支付宝社交金融方面,会变得不积极,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呼喊被回应了,自己准是中彩了。
支付宝钱包可以做到技术上的“即时”,但不能做到场景互动上的“及时”。
对于社交金融,幼稚的观点都是“功能主义论”,即通过社交链来做金融业务,而忘记了社交本身的时间轴性,场景中参与双方的“同时在场性”。
伟大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里面讲述了一个片段,大意是,很多部落社会之间的和平程度同部落间的回应速度是高度相关的。如果一个部落的人和另外部落里面的人发生了一点摩擦,部落之间在一天之内就做出反馈和交流,那么,部落之间的怨怼就会迅速化解,相安无事。如果这个反馈链时间拉长,常常结果是流血冲突,大打出手。可见,在原始部落之间,社交的时间轴性依然很强。
从这个意义上,支付宝如果要做社交金融,必须解决“时间轴性”、必须解决“即时”+“及时”,也就是说,支付宝一定要变成一个较高频率使用的社交聊天工具,必须突破到微信的正面,突破到微信最不可一世的“护城河”地带,必须比阿里过去“来往”有更大的人气和人群,尽可能让2亿多用户至少愿意在支付宝上做较高频率的聊天。
这是不是不可能任务呢?这是不是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任务呢?
接下来,我想用一个新的想法来“支招”支付宝钱包(包括壹钱包)来走通“支付到社交”的旅程!
1、人们使用手机,70%以上的数据业务时间给了微信,而在微信里面呢,70%以上的时间又留给了微信朋友圈。我们这些人喜欢在朋友圈翻看,耗时日久天长。
微信一直做线下场景的拓展,比如办理证件、预约挂号,这些是增强微信黏性的。微信也做微店业务,但是,由于微店是依赖于每个人不同的社交链的,从电商的角度看,它不是一个标准化、结构化的产品,微店要依赖于订阅、口碑、社交推荐。如果整体上看所有微店的成长性,会发现这种成长也是路径化的、碎片式的。
微信最有价值的,其实是朋友圈!现在微信朋友圈广告做的风生水起,比公众账号文章下面的广点通价值要大多了。据说朋友圈广告也是根据大数据来选择性推送的,不过我的朋友圈既出现过宝马、也出现过VIVO手机的广告。我不太清楚这种推送是基于什么道理。
“微信之父”张小龙一直要淡化微信的媒体属性,整个微信团队不愿意朋友圈变成另外一个“微博广场”,对微信公众号(主要是这些号利用朋友圈来做营销)做了各种严厉整治。在微信设置里面,是可以取消掉朋友圈功能的。
但是,朋友圈是微信广告价值最高的区域,也是我们使用微信时间最长的地带。
这意味着,它是支付宝钱包必须要正面交锋的地带。
2、目前“社交和支付”之间最好的产品是微信红包。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意见。我不讨论过年时候、或者一些喜庆时间的金主红包发放行为。坦白讲,这些都是一种“线下行为的线上化”(O2O)。
我举个例子,媒体人的微信群里面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记者A在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A想文章被更多人看到,他一般会在媒体群里面先“丢”这篇文章进去,再丢一个红包,然后说“求转”。如果我觉得文章还ok,不是没营养的那类口水文,而自己又抢到了红包,一般我都会转。
这种发红包求转并且不好意思不转的行为,就是人类学家帕里(Jonathan Parry)和莫斯(Marcel Mauss)所说的“礼物经济”(Gift economy)。帕里认为,礼物是一种选择权(option),如果你接受了,你就接受了这个规则,如果不接受,那么礼物不能流通,关系就结束了。“丢红包求转发”也是如此,如果你接受了,觉得东西还ok,一般就转发了。
但是我觉得,这其实可以引申出两个意思:
好了,回到支付宝做社交的问题上来。之前说过,支付宝做社交,必须解决频率使用问题,完成时间轴性,完成“即时”和“及时”的属性构建,如果退化到一个没有社交频率的场景产品上,它也是无望的,它也跟现在的支付宝没太大区别。人们想到它,就是觉得它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购物、比如理财、比如打车(内嵌快的)。它没有时间轴性。
但如何在微信已经构建的强大的社交网络和使用习惯下,做出一点突围的可能呢?我认为,支付宝的重点,应该放在支付宝的朋友圈功能,支付宝是可以聊天的,但是它要重构朋友圈的玩法,玩法要异常激进,甚至疯狂。这才有可能稍微攻破一点微信的护城河!
以下是我的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