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股基投资策略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增长为首要目标。4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50.1%,好于市场一致预期,已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值以上,暗示国内经济下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其中4月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显示国内需求水平有所恢复;4月购进价格指数为47.8%,较上月回升2.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5.9%,这意味着未来PPI同比降幅收窄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加;3月工业企业利润降低0.4%,降幅比1-2月收窄3.8个百分点,成本下降,中游盈利改善明显,但需求疲弱制约盈利前景。330救房市政策以来,一线城市地产销量和土地购置回暖明显,但三四线仍低迷。目前经济处于加速探底趋势,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强调“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预计稳增长投资将加码,在政策支持下,国内经济有望在二季度企稳。
资金面持续宽松,未来货币政策有望加码。4月央行净回笼500亿,比3月净回笼2980亿明显回落,叠加超预期降准1%给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极其宽松。R007利率继续下降,由此前一周的2.47%下降至2.42%。1年期央票交易利率由上周的3.22%下降到3.03%,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逐步传递到短端。尽管5月新股加速发行,且IPO企业数量比以往月份大幅增加,预计冻结资金约2-2.5万亿元,但不会改变资金面宽松的大背景,此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货币政策宽松加码的概率较大。
数米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四月份A股势如破竹,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创去年7月股市反弹以来最大单月上涨,深证成指略逊一筹,但单月上涨点数也高于三月份,赚钱效应极其明显,交投氛围浓厚,但指数冲高带来财富增值的同时调整的风险也在集聚,从管理层“喊话”左右市场信心、IPO提速、新华社等官方媒体提示风险不断表达政府“慢牛”的愿望,后市市场分歧将加大,另外两市融资余额已逼近券商融资理论值,后续资金恐出现乏力,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短期内大盘将进入调整形态,震荡区间在4200点-4700点,投资者应注意风险。基金投资上,建议投资者以观望为主,对成长性不错、前期滞涨的医疗、环保、食品饮料等板块可适当关注,逢低吸纳,另外大金融、地产板块仍是全年主线,建议买入持有并逢低加仓,而前期涨幅较大的成长类基金后续发力不足,可适当降低该类股基仓位。
四月债基投资策略
基本面对债市影响正面。
3 月官方制造业 PMI 回升至 50.1%,较上月回升 0.2 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上方,表明制造业活动有所扩大。3 月汇丰制造业 PMI 终值为49.6%,与上月相比,下跌 1.1 个百分点,再度跌破 50,创三个月新低,经济向好基础仍不稳。 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1.4%,涨幅与上月相同,再次处于“1 时代”,环比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降幅明显,基本符合预期。
3月猪肉价格上涨2.0%,母猪的存栏量已达历史低位,猪价将是影响今年CPI的核心因素之一,通缩压力得到缓解。考虑到猪价在去年5月至9月出现了异常上涨,所以即使二三季度猪周期启动,猪价增速同比拉动CPI的力度并不大。
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未来通缩压力与经济下行的压力并未消除,在经济结构转型期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中长期看,目前基本面改善的观点仍然来源于政策发力带来的基本面预期的改善,而稳增长政策仅仅起到托底的作用难以刺激实体经济,经济周期仍然在从衰退向复苏过渡的阶段,债券牛市还未到转向的时候。
资金面宽裕,但市场已经充分反映预期。
央行 19 日宣布自 2015 年 4 月 20 日起下。 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并对部分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力度空前,预计将释放超过万亿的资金。
2015年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解释已明确为 ——为经济运行创造中性货币环境。 春节后数次下调回购利率以及降准降息、 MLF 的配套组合拳的使用再次说明资金面在央行的保驾护航下整体平稳格局未改。
整体来看,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因素将继续支持资金利率下行。预料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进而利好债券市场。
政策面平静,信用风险渐增。
今年以来,先是2014年3月7日超日债利息违约,再是2015年4月7日ST湘鄂债本金违约,直至2015年4月21日,天威集团中票11天威MTN2最终未付息,打破国企不会违约的神话。
在此之前,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的债券都被认为有承销商或政府机构兜底,导致不同资质的信用债在信用利差上并没有差异化的分化,信用债投资机会更多的在板块而不是个券。而刚兑打破以后,信用债投资的精细化势在必行,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将面临颠覆。
债券估值水平不算便宜,长期配置价值不高。
从估值看,随着 10 年国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目前利率债配置价值不高,资金面和配置需求均不利于债券市场。
目前中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已处于波动区间偏下限,与资金利率利差已经收窄到历史偏低的水平,除非有超预期的政策或基本面因素推动,长债收益率暂时很难再进一步下行。因此,建议债市投资保持谨慎,逐步转入防守的策略,跟随市场变化逐渐缩短久期,重视风险因素的变化,放低盈利预期,尽可能获取相对确定、风险较小的投资收益。
风险偏好持续上升。
股市做多情绪高涨,进一步分流债券市场资金,股债的“跷跷板”效应已相当明显。在风险偏好继续提高的情况下,风险资产表现会好于无风险资产,对于债市而言,可以增加二级债基的配置。
股市的火爆的行情进一步加大了近期债券市场调整的压力。股市的狂飙还没有结束,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目前股市表现强于债券市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也更强。
数米基金研究中心对债市持谨慎观点,仅看好偏权益类的二级债基。
经济基本面因素是主导未来债券市场的核心因素。短期看,经济数据还没有体现出放水和宽财政的效果;从更长时间来看,虽然主要经济数据会在大水漫灌和宽财政宽信贷的发力下出现边际改善,但是也只是政策托底之后的企稳而不是趋势的反转。考虑到未来进一步的全面或者定向宽松手段还会不断进行,债市收益率继续下行仍是大势所趋。
虽然债市的慢牛基本面仍是无忧,但由于股市赚钱效应对大类资产配置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剧,2015年债券市场的操作难度将明显加大,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以持有为主,加仓需慎重。建议投资者关注权益市场,对比持续火爆的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明显缺乏大机会,可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偏权益类二级债基上。
基金经理视点
1.华商基金李双全:市场大幅震荡风险加剧
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双全认为,“展望2015年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冷静思考市场中变化与不变的因素”。过去几年里,新股供给不足的层面将会随着注册制、沪港通的推出、新三板门槛的降低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小股票不再是“物以稀为贵”,成长股的分化将会显著加大,专业投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其次,由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期权等投资品种的推出,投资行为已经产生变化,立体化投资的时代正在来临,由于市场参与主体对风险收益的诉求不同,投资行为也会差异化,过去大小股票的跷跷板效应可能减弱,平行世界成为可能。加上杠杆因素的扰动,市场大幅震荡的风险会不断加剧。
同时,李双全也认为,此轮牛市场依然存在不变的逻辑:首先,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和股市的未来依然寄希望于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其次,就流动性状况来看,未来一年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变化。对于2015年后三个季度,李双全保持乐观谨慎的态度。行业层面,他认为,需要发现当前板块的价值洼地,他继续看好金融服务、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大消费等行业。
2、交银施罗德基金陈孜铎:新牛市新逻辑
回顾上一轮2006-2007年大牛市,可以说牛市的逻辑是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再确认和资本市场作用不断加强的红利释放,是对中国经济在大周期上走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逐步加速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的迟来的祝福,从特点上来说,基本股市的周期与资本市场的政策红利时间点和整个经济运行周期相吻合。在上一轮大牛市当中,企业盈利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超越资本市场预期互为正向循环,与此同时股市的结构性特征与经济的结构性特征也相对吻合,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进入WTO后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再平衡、全球性的过热与资本泡沫下的商品强势,如上述所说每一个经济的切实变化都造就了市场在牛市中的强势板块和大牛股。
而这一轮牛市当中,在股市凯歌高奏的同时,企业盈利的情况与上轮牛市不可同日而语,绝大多数行业在原有盈利模式下都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疲弱、投资回报率递减等问题,都有相当大的减速甚至下滑的压力,显然牛市的推手并不是现实基本面的景气。
从思路上,笔者认为,此轮牛市的演绎将是几点重要的内在逻辑的表现:一是现实社会各部门资产负债情况对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需求,二是社会资本与居民财产对于更高投资回报率的需求,三是全社会经济结构适应新的增长格局的结构调整需求。第一点的体现在于,使资本市场发挥更大功能的制度与工具不断发展,包括融资融券的高速发展,新三板、注册制等一系列制度与工具的推出、完善与丰富等等构成了支持牛市的政策基础;第二点的体现就是全社会大类资产配置的变化构成了股市持续资金流入的流动性基础;第三点的体现是在行情演绎过程中新产业的变化、旧产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与转型从中观行业上、微观企业上构成了行情演绎的逻辑基础。
想清楚了以上的问题,那么对本轮牛市的预期应该逐渐明晰,这是一轮引领经济的牛市,而不是一轮确认经济的牛市。这是一轮变化躁动引领的牛市,而不是经典迭代推动的牛市。这是一轮不一定能够反应现在中短期情况的牛市,而是可能决定未来5到10年中国经济格局的牛市。
(来源:数米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