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编制“十五五”规划,需深入研究“增长、需求、供给”三个基本问题|宏观经济

342 views

4

文/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把回升向好势头延续到“十五五”时期,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从编制规划的角度来看,中期的经济问题,也是编制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增长,二是需求,三是供给。

高质量发展是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效率结构“三大升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他强调,“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

增长:如何确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是规划的核心指标

增长目标是预期性指标,这一定性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性指标主要是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来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编制规划时确定增长目标的方法是,在经济上行期,可确定略低于预测值的目标,目的是防止地方层层加码带来环境和资源问题;在经济下行期,可确定略高于预测值的目标,以增强市场信心,引导预期。所以,预期性指标和预测指标不是一回事。在经济下行期确定略高于预测值的目标,也就是需要“跳一跳”来努力争取实现的目标。所谓“跳一跳”是靠政策、靠改革、靠工作。“跳一跳”不是脱离实际,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与潜在增长率大体适应。“十五五”时期,从2026年到2030年,我国具备保持中速增长或略高于至少不低于“十四五”实际增长的基础条件。

这些增长条件包括:一是拥有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体系,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30%,生产能力大于国内需求,只要有需求,就不愁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现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是负增长,劳动力资源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但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000多万,当前面临就业压力,但这也是创新的源泉。三是拥有便捷的基础设施。我国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水平是全球一流的。四是拥有潜在的庞大市场。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潜在国内大市场,也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五是拥有众多的经营主体。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5600多万家,这一数字彰显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强大活力和规模。另外,全国个体工商户规模已达1.2亿户左右。

我国存在一些长期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就是结构性的发展空间,就是结构性的增长红利。例如,我国拥有3亿左右的非户籍人口(大部分是农业转移人口),他们中多数人在就业地的城市没有稳定的、功能完善的住房,有房住但没有好房子,这就是未来中国房地产的刚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走完了“上半场”,从短缺到有房住,但是结构性的空间还相当大。有些城市房地产市场过剩,有些城市仍然供给不足;“老破小”过剩,好房子还不足。此外,我国的经济治理和经济体制有很大的改革完善空间。改革落地了,治理完善了,将会极大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要使发展的基础条件变为现实的增长,需要有所作为,加大“政策、改革、工作”三方面力度。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等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监管政策和宏观政策放到一起,并要求监管政策与之协调配合。这些政策方向和力度会延续至“十五五”时期,至少也是“十五五”前期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

总之,“十五五”时期我国有条件实现略高于或者至少不低于“十四五”实际的增长。当然,这种增长应该是结构有优化,技术有进步,效率有提高,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有减少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编制“十五五”规划要深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确定更加积极的预期性目标,这有利于引导预期,增强信心。

需求: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在哪里

若“十五五”期间年均增长5%,接下来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便是需求的具体来源。笔者曾参与从“九五”到 “十四五”六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任职期间担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回顾过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当时对需求层面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更多关注的是生产、供给以及投资。对于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最终需求的流向及具体情况,缺乏深入且透彻的研究分析。当然,在过去特定的发展阶段,这些问题或许并未构成严重阻碍。彼时,诸多领域主要面临的是供给不足。如,我国“十五”计划提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平方米,当时住房供应是严重不足的。过去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不足,而当前的主要矛盾则转变为国内需求不足。2023年,我国净出口额为2.7万亿元,这表明国内总供给超出国内总需求2.7万亿元。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一直是国内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过净出口来弥补供需之间的差距……

阅读全文

请点击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3月刊总第136期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