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资产风险分类新政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宏微观监测与财务约束的实证剖析 | 银行与保险

3260 views

6

文/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风险管理部风险经理蔡丹燕

2023年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新规”),对银行资产风险分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规的核心在于要求银行对资产风险进行更为细致和准确的分类,以真实反映底层资产的风险状况。这一变化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存量债券发生的违约及上市公司公开违约作为数据,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企业出险原因,总结在强监管环境下银行在对公授信资产的投贷后风险管理中的积极应对之道。

新规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

重组资产定义的细化
新规对重组资产的定义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财务困难”和“合同调整”的具体条件。这一变化意味着,银行以往通过调整本金还款计划或展期等方式掩盖风险的做法将不再可行。例如原先将展期资产视为正常资产的做法,在新规下可能被认定为重组资产,这可能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增加了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压力。
债务人分类的新视角
新规改变了以往以“单笔贷款/业务”为对象的分类方式,转而以“债务人”为单位进行风险分类。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债务人在一家银行的债权超过10%被分类为不良,那么该债务人在该行的所有债权都应被视为不良。此外,若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占比超过20%,其在各银行的债务均应被归为次级类。这种变化加强了对大型企业债务风险的监控,大型企业一旦发生违约,其影响将迅速扩散至所有银行。
风险分类对象的扩展
新规将风险分类的对象从贷款扩展到了非信贷资产,包括投资债券、同业资产和表外业务等。这一扩展要求银行对所有金融资产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于非信贷业务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来说,这可能导致不良率面临上升的压力。
不良资产分类的新标准
新规还考虑了信用减值状况和逾期天数对不良资产分类的影响。要求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或逾期超过90天的金融资产应归入不良。这一要求提高了银行对资产质量的识别和分类的准确性,有助于银行更早地识别和管理潜在的风险。
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启示
新规的实施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需要加强对行业政策变化的敏感性,提升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的监测能力,以及优化风险分类和预警机制。通过这些措施,银行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信贷风险,保护自身的资产质量。

违约企业出险原因分析

行业政策变化对企业违约率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2014—2023年的债券违约数据,能清晰地看到行业政策调整与企业违约率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余额违约率排名第一的房地产行业为例,政策的变动对企业违约率产生了显著影响。据同花顺软件数据显示,2014—2023年间首次债券违约的发行人共307家,其中房地产行业占了33家。其中在2014—2017年期间房地产行业未有新增违约,而2018—2020年间年均新增3家违约,到了2021年和2022年,新增违约数量分别增至8家和12家。这一趋势与2020年7月住建部提出的“三道红线”政策有着直接的关联。该政策提高了房企的融资门槛,那些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因而面临更大的违约风险。此外,2020年12月,央行和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贷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同比增速由2021年2月的38.3%持续下降至2023年1月的-10%,新开工面积的累计同比变化也从2021年2月的高点急剧下降至2023年1月的-39%。这些数据表明,通常在政策落地实施后的一个季度到半年内,企业的数据变化开始显现。
对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而言,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需要高度重视行业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信贷策略,特别是在政策调整可能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和预测,银行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贷款组合中的潜在风险,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违约事件的发生……

阅读全文

请点击

来源丨《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9月刊总第130期

 编辑丨周茗一

责编丨兰银帆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