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浅议科技金融中的银行并购服务|金融与科技

1716 views

1

文/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境内并购顾问处处长程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本文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为主体,全国性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项目线索和金融资源,为了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促进科技创新,应发挥全国性银行在支持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通过研发、并购等方式,逐渐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金融促进科技创新、做好科技金融放在优先位置。

为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鉴于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为主体,全国性银行拥有大量客户信息、项目线索和金融资源,笔者认为,应发挥此类银行在支持科技企业并购方面的作用,通过并购交易、并购融资和并购基金等方面的服务,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通过并购交易赋能,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相对于存贷汇等商业银行服务,科技企业更加需要并购融资、股权投资等股权性的资金(资本)支持,需要通过并购交易等方式与土地、劳动力、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有效结合或优化重组。因此,要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银行须发挥作用支持企业并购。

再者,近年来全国性银行都已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全国范围的网点布局、落实中央普惠要求的下沉服务带来大量企业客户资源和股权需求信息,所以有条件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化的并购服务。

此外,从政策优化的角度看,北京、深圳金融监管部门针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的政策优化,体现金融监管部门支持科技金融的担当,也为银行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指明方向。希望监管机构下一步继续支持并购金融政策的优化,鼓励银行更好发挥并购作用,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的并购发展。

银行并购业务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必要性

发挥银行并购作用,提供并购贷款和交易顾问,优化科技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支持科技企业的纾困发展和做大做强,进而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是必要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要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数次提到兼并、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强调提升传统产业,而要素配置和产业升级离不开并购。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2024年1月31日,在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靠新质生产力推动,而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科技企业中80%以上是民营企业,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指出,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出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可见,支持科技企业并购,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必然要求。

贯彻执行中央政策和监管规定的要求

为推动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向科技水平更高的优质企业流动,监管机构要求银行加大对优质企业并购的支持力度,发挥更大作用。例如,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银监会、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16〕51号),要求“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

再如,2024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金发〔2024〕2号),规定“支持稳妥探索顾问咨询、财务规划等金融服务”,“鼓励通过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另外,原北京银保监局、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分别于2022年、2024年发布了《关于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试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京保银监发[2022]337 号)、《关于开展科技金融相关业务试点的通知》(深金发[2024]4号),将银行支持相关科技企业的并购贷款(在交易价款中的)占比由60%提高到80%,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将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期限由7年延长到10年,还特许银行为科技型企业非控股投资提供并购贷款。

符合经济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要成为高科技企业,根据国家要求,企业须通过研发、并购等方式,获得主要产品(服务)核心技术相关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核心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并符合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3%至5%)等指标和要求。技术属于轻资产,不受空间限制、应用广,但存在无形损耗,故估值有很大弹性空间,相对于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难控制的研发方式,实力强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技术、科技人员和研发能力,快速抢占市场摊薄技术成本,通常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同时,从研发应用技术的企业群体看,在某企业研发出特定技术后,因技术易复制分享,其他企业若能通过并购等合作方式获得这些技术,就可将有限的研发资源用于发明新技术、更先进技术。因此,对于社会整体而言,银行发挥作用支持科技企业参与并购,也是提高研发资源产出、促进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另外,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指出“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在市场经济中,知识、技术、管理这类科技相关的生产要素难以借助要素市场体现市场价值,这就产生了通过并购实现要素市场价值的交易需求,因此银行对科技企业提供并购服务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科技企业在生命周期内良性发展的要求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加强金融服务的通知中,将科技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支持科技企业在成熟期进行市场化兼并,鼓励银行通过并购贷款提供支持。事实上,银行并购业务,除提供并购贷款外,还可提供交易支持、顾问咨询服务,可向科技企业推荐有协同效应的投资者。因此,在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企业需要资本,就对银行提出了发挥并购顾问作用引入投资机构的要求。

到了成长期,经过多轮引入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大股东的控股比例明显下降,这时,如继续引入投资机构,大股东的控制力将受威胁,大股东就有参与增资以维持控制力的需求。根据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大股东维持控制力的增资可获得并购贷款支持,这就使并购贷款通过大股东增资成为科技企业资本金。另外,成长期科技企业常有进入资本市场的需求,若首次公开募股放缓,就有买壳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购的需求。因此,科技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获得银行并购服务的需求。

银行并购业务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可行性

为科技企业提供交易顾问服务,推动科技相关生产要素在产业主体之间进行顺畅流动和创新性配置,同时通过“顾问+贷款”的综合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权益性融资,从而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其可行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并购顾问服务可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有大量客户、信息资源,与产业投资人、政府基金、私募基金建立了合作关系,工行、建行、中行等银行设立了科技支行,为银行获取科技企业买方、卖方需求,引入投资机构提供了可行性。并且,这些银行基本都设立了投行部门,甚至设立了投行研究机构,组建了顾问团队,便于提供顾问服务;银行还有良好的信誉,这是担任中介顾问的信任基础。

并购融资服务可行

根据监管规定,贷款中只有并购贷款可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并购贷款和并购债,是银行直接提供并购融资的两大产品。在上市公司同时发股和付现金用于并购,以及上市公司大股东为维持控制力与其他投资者一起认购定增、定增资金用于并购的情况下,银行通过“贷款+发股”的方式提供资本市场并购融资,另外可通过债转股、并购基金提供股权融资,以满足科技企业差异化的并购融资需求。因此,并购融资服务也可行。

理论和实践中的可行性

从理论看,科技企业并购的逻辑,是用高科技带来的低成本、差异化优势,收购成本较高的企业,获得其资源、市场,用低成本技术提高标的竞争力。科技企业被并购,或因缺少资本、销售网络,市场空间小、估值低,其技术是收购方补链所需重要技术,或在收购方市场有规模化发展实现价值重估的空间。从实践看:一是2016年艾派克收购利盟,对价39亿美元,中信银行牵头支持,使艾派克获得利盟的激光打印技术,近年来市值大增,并为国家信息安全做出贡献。二是2017年,由工行支持,美的集团斥资约45亿欧元收购库卡,在智能制造领域获得先进的技术。三是2019年,在建行、工行等银行的支持下,TCL并购中环集团,进入了光伏、半导体产业的新赛道,产生协同效应,推动中环实现了业绩的大幅提升。

银行支持科技企业并购的几种业务模式

考虑科技企业并购需求以及银行在标的推介、交易撮合和融资方面的服务,银行支持科技企业并购的场景可归纳为融资型、引资型、增资型、合资型、认资型五种业务模式……

阅读全文

请点击

文章来源丨《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4月刊总第125期

本文编辑丨王茅

责编丨丁开艳、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